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之道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蒲海英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推进。其中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指出个性化教学是当今社会上教学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个性化教学也慢慢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也会积极的将个性化教学的带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

四川省岳池县洗马小学  蒲海英  6383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推进。其中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指出个性化教学是当今社会上教学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个性化教学也慢慢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也会积极的将个性化教学的带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的需要注意。接下来笔者将从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实施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现状的教学目标、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这一现象这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实施办法
        引言:
        个性化教学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个性化的发展。在生活中,每位学生的兴趣、生活习性、自身性格都有所不同,老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加上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的正确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新课标还指出,学生的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努力探索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对学生差异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实施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在学校中老师见到的不同的学生在性格上也会展现出来不同的一面,就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讲,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整体差异。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为了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老师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实行新课标规定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1]。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不同的一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引导。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其中方式有很多,比如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这些方式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在老师日常的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数学水平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1]。给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建立档案,掌握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为个性化教育做铺垫。
        二、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现状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积极的备课树立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效果预设达成最好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前提条件,对教学效果的顺利进行有着促进作用。不同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敏捷,在处理相应数学问题的时候反应就会比较快。然而有的同学则是比较的细心,容易抓住题目中不起眼的细节使学习效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优劣势也不一样,老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教学也是推动个性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例如:在西师版六年级下册中《总合同及应用》这一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2020年芳芳家这一年的用水情况为:第一季度十吨;第二季度十五吨;第三季度二十吨;第四季度二十五吨,求芳芳家每月用水为多少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给学生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



        芳芳家今年各个季度分别用水多少吨?
        在以下公式中选择最适合的算式方法?
        (10+15+20+25)/4
        (10+15+20+25)/12
        (10+15+20+25)/365
        算出芳芳家每个月用水吨数?
        像这样把问题分为不同的难度对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老师对其进行相关的体温单时候学生也可以踊跃的参与到其中,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2]。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法方向去发展。
        三、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学习。在畅通的教育方式中老师只是神采奕奕在课堂上讲课,但是却没有考虑过学生才是学习的基本。在学校看数学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组我学习意识,不再被动的消极的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来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选择自己要学习什么,而且还可以找到相应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怎么想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在学习中主要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3]。例如:在线进行讲解西师版二年级上册中《测量长度》这一课时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在准备开这节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讲解,让学生先了解测量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课下准备测量相应的工具比如说像尺子等工具,然后再让学生选取待测量的物品,待下一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对课堂的内容进行讲解,老师最后再做总结与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教学的效率变得更高。还有就是在进行讲解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中《角度测量》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到刻度尺是怎么使用的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并对其进行测量,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谁找到的最多并且测量的最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感,将生活中的事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4]。
        四、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与家庭教育不同,对学生的性格、智商、个性也会有所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用一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在每天的家庭作业设计上也是如此,对于不同认知阶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这样做可以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如何在作业上体现尊重差异呢?老师在进行布置作业之前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来做区分。比如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的来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在进行讲解西师版五年级下册中《长方体 正方体》这一课的时候,将能够正确计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学生分为一类,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可以相应的提升作业的难度,但是对于还不能准确计算出相应面积的学生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来画长方体正方体并找高的方式来代替学生的作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杜绝演讲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差异性,并针对每位学生个性的不同进行区别教育,使课堂的教育效率变得更好。在教学中老师只有足够的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艳平.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李树军.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145-146.
[3]隋晓著. 探究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单元设计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21-122.
[4]梁惠玲.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 名师在线,2020(10):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