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助推班干部成长的“能量场”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周恩莲
[导读] 班干部的培养问题,也是学生的问题。如何艺术应对,拨动学生的心弦,探寻化解之道,艺术化教育如何深入挖掘学生内心,埋下向善、向上的因子?这需要我们教育人,一直探寻,向远方伸展。

温州市籀园小学  周恩莲

        【案例背景】
        “老师,李玲玲(化名)自己都做不好,她还管我?哼,我不服气!”小A同学是班级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这会儿居然敢来告班干部的状,胆子可真不小。可我转念一想,难道小A真的是来告偏状的吗?他说的到底是不是事实呢?如果班干部自己没做好,大家又怎么能服从管理呢?带着一丝疑惑和验证的心理,我去班级了解了一圈,还真的让我发现了“蛛丝马迹”。李玲玲作为班长,自己的值日工作没做好,而且听说她负责的纪律管理也不主动,还常常给自己的“好朋友”扣分放水,难怪会引起大家的愤愤不平。那,我要马上换人?这个学期刚开学不久,不能马上换人吧?这样对班级管理极不稳定。班干部本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看来也需要班干部培养机制啊。这时,脑中突然冒出学校每年末举行的行政述职,让学校的管理人员挨个儿上台汇报工作思路、成效等,场面还挺麻辣的。我何不用这招来试试呢?
        说干就干!于是,每周五的班会课,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版块:“班务”直通车,顾名思义,利用班会课上5-10分钟,让每个小班干部进行本职工作述职,汇报一周的所作所为,点评每个同学的表现。嗨,这招真灵,每个班干部纷纷变被动为主动,原来的偷懒懈怠不见了,还带动全班同学共同为班级管理支招。一群小干部得到了有效锻炼,迅速成长为老师得力的助手了。
        【分析】
        作为一名“班龄”17年的班主任,我也不免和其他班主任一样,常常遇到两难境况:一方面希望能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部团队,以协助自己管理好学生;另一方面又往往受限于其他班务的牵扯,无暇抽出固定的时间给班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如何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好班干部呢?实践中,我发现,“述职”这一特别的形式可以转化这种可能。
        众所周知,“述职”是当前人事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也是对干部能力考核过程的重要一环。如今,把述职巧妙地嫁接到班级管理中,用在培养小学生干部上,则另有一番新景象。小干部们,不像成人,不拘泥于形式,不顾虑个人得失,轮番汇报,介绍自己负责的班级工作。而坐底下的同学们,既是受管理者,又是雪亮的“群众”,为每位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审议评价。这样的述职,放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进行,面向全体同学和班主任老师,更具有汇报总结和接受监督的双重意义。
        由此可见,把述职引入班干部的培养之中,能有效助推他们迅速成长:
        1.展示自我  锻炼口才
        一个班干部要实现有效管理,“以理服人”的能力是必备的。但是,不少班干部个人能力突出,但表达能力、语言优势欠佳。所以,我提供“班务直通车”这样一个舞台,经常让他们登台锻炼,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是必要的途径。作为班主任,我要协同帮助班干部们提纲挈领,做“展示”前的预案,比如别样的开场白或互动等。这样的多次锻炼,不仅让班干部们“熟能生巧”,而且有助于增强其在实际管理中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2.直面问题 优化指导
        有人说,要想学会游泳,最好的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班干部的能力发展与成长往往都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会面临许多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他们仅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很难完善地处理。不恰当时,还会引发信任危机和人际交往的问题。这个时候,“班务直通车”的情境实践,就很好地弥补了班主任无法面面俱到,指导班干部工作的缺口。这一独特的舞台,可以实现班主任与班干部之间的双赢。例如,班会课上,班干部逐一汇报一周班级现象及同学表现时,会呈现个人的处理方式和过程。


此时,班主任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提炼小干部们的最优方案,还可以全班脑洞大开,寻求解决办法。更甚的是,可以精准捕捉平常观察不到的班级信息或个人信息,为接下来的选拔干部做铺垫预案。如此结合实际的事例指导,比我们私下的个别指导,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3.甄别优劣 能者居之
        我班的干部队伍,以值日班长制来推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我通过干部述职,再结合日常观察,以便全面了解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与实际效果,为班集体发展注入“强心剂”,使班级产生“鲶鱼效应”。再者,班干部述职,一方面让他们享有“小老师”管理的荣耀,同时承受着来自班主任和全体同学评价监督的压力。这就是述职这一特殊形式,用在学生干部培养上的奇妙之处。通过述职,能在现场了解该班干部的魄力、能力和工作方法,更能直观反映出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位既受欢迎,又有能力的班干部,加以时日的锻炼,不仅成长为老师的好助手,更能在其他舞台中享有一番小成就。而一旦发现某位班干部有违民意、不得民心,班主任只得“挥泪斩马谡”。这是给班干部压力和动力,督促他们严格要求自身,为大局思考,更好地为班级服务,注入正能量。
        4.促进反思  创新管理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班干部在课前会准备发言提纲,这就要求他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得失,寻求改进。这些准备的过程,既是反思工作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而一旦他养成反工作反思的习惯,那么创新管理的火花就会催生。其实,在学生的眼里,班级就像一个天然的“风筝乐园”,师生集体商讨好规则之后,如何在规则下能自由放飞,就是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都说亲其师,信其道,但老师可以尝试亲其“生”,信其道。给他们一方天地,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无限的。比如: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这样的面试方式,来新增班干部成员,改变了过去的选任方式,就是他们创新改革的一种新方法。
        【反思】
        让班干部述职,寻常看来,实现了对班级常务工作的管理,表扬先进,批评不良,总结得失,促进成长,可谓一举数得。但除去这些功用价值,深入思考,它还具有以下意义: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班级管理处于班主任的掌控专制之下,学生长期处于被监督、审查的位置,使得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开辟“班务直通车”,让班干部进行述职,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管理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变被动探究为主动探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述职的方式,把学生主动推向管理的前台,让学生主动思考“如果是我自己,会在其中如何作为?”。更使学生产生自律自立自强的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生长和强化。因此,述职是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的扎实一步。
        2.提升班级的艺术化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热衷于对班级事务的管理,就像是一条腿走路,缺乏对管理队伍、管理梯度的培养。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平面的、狭窄的,也缺乏活力。但班干部的述职,补充、改善了这样的局面,使机制更灵活和人性化,逐渐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共生共长,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论是述职所形成的正面舆论力量,还是来自班干部自身素养的提升,抑或是班级人才梯队的形成,都让集体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干部述职,就是源头的这股活水。
        班干部的培养问题,也是学生的问题。如何艺术应对,拨动学生的心弦,探寻化解之道,艺术化教育如何深入挖掘学生内心,埋下向善、向上的因子?这需要我们教育人,一直探寻,向远方伸展。
【参考文献】
1.林志超著《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福建教育出版社)
2.《班主任》“我该怎么办”栏目
3.林志超著《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