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苏金珠
[导读]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进而推动现代化教学的创新发展。

吴川市第二中学  苏金珠  52450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进而推动现代化教学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结合实证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而又在实际实践中加以印证并不断深入探究。物理是高中教学中比较复杂而又抽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在认识自然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物理教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物理知识。通过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以及能够实现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目标。
关键词:自制教具;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用策略;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物理教学成为高中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高中物理知识比任何学科都复杂,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但自制教具的出现为学生与教师解决了不少难题,其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它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制教具应有的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自制教具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课程,当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就会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扎实掌握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集中精神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教学思维,主动进行物理实验,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与之相反,部分物理教师采用单调而又呆板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具有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难以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更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1]。自制教具的出现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使其进行消化。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通过记录自己所观察的物理现象去寻找其中的联系,对经典理论进行辩证。
        (二)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简单的自制教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也体现出学生与教师的聪明才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与学生一起制作简单的教具,一起研究,一起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此外,由于部分物理教师有着丰富的制作教具的经验,会让一些物理教具显得格外有趣,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物理知识与原理[2]。与此同时,生动的教具也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份色彩,让学生感受到生动有趣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仔细听教师讲解对物理知识。其次,学生对教具的工作原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弄清楚其中的知识,进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新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具有现代化的特点。创设以“自制教具”为主的物理课堂,让新奇的教学器材与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已成为当代的潮流。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让“自制教具”贯穿整个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呢?
        (一)让自制教具引领新课导入环节
        俗话说: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本人十分注重新课导入的设计,有意识地通过自制教具去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实例如下,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课中,我会设计“寻宝游戏”加以导入。通过利用导线将一个线圈、一个灵敏电流计串成一个闭合回路,取两个相同的密封的盒子,并在其中一个盒子里放入一块磁铁。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想宝藏藏在那个盒子中,再做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并把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这颗好奇的种子深埋学生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
        (二)让自制教具点燃新课教学环节
        新课教学环节中面对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制教具模型对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反冲运动》这节课中,为了说明反冲运动“一分为二”的特点,我设计了“听话的气球”这一小教具加以演示,引导学生做反冲运动的物理具有“一分为二”的特点。并通过自制“水火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目睹当火箭体升空的同时水下落,从而反冲运动“一分为二”的特点烙印在孩子们心中,也将本节探究课引向高潮。
        (三)让自制教具与课堂例题相结合
        通过调查研究可发现,实际应用与物理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融入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3]。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制教具极具趣味性的优势,在物理教学例题中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从而避免物理课堂例题教学枯燥乏味,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通过自制“神奇的反应尺”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规律的理解。
        结论:
        通过文章的分析与探讨得知,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提升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热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通过自制教具将知识通俗化,只有通过创建以“自制教具”为主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提高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让学生大胆的进行理论实践学习。此外,我们也倡议广大教师创办“自制教具”实验大赛,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佳. 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黄军林.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摩擦力》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09):75-76+82.
[3]刘新胜. 浅谈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