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中的应用 白靖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白靖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中的应用策略;此次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文中给出了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上的应用,首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次,要加上适当的讲解;最后给学生做示范。

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中的应用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白靖  40122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中的应用策略;此次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文中给出了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上的应用,首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次,要加上适当的讲解;最后给学生做示范。通过这三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游泳动作的要领,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泳教学方法;小学;游泳课
        前言: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情况,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加入了游泳这一项,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深奥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消化,学习效果不显著,亦或是学生理解了如何摆放肢体动作,但是没有经过实践操作,对游泳动作领悟不到位。本文提出的策略能够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授课,为教师提供了参考。
        一、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的应用策略
        “教学是阐明一切事物并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道。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手段,如口头阐述、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传授知识。尽管多年来,人类在面对水时,也会栽跟头,但是游泳的教学不应该带着沉闷的气息,这会让小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在水中很容易因为紧张而抽筋。在小学生游泳课堂上,教师在传授游泳知识时,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创造轻松活跃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游泳技能[1]。
        (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体育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技能,目的是“育人”,并非“制器”,亦或是“驯兽”。游泳教师应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从简单的理论知识入手,让学生从易到难地学习游泳技能。
        例如:在游泳课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运动能力都集中的时候可以学习高难度动作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对新技术动作的学习。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并适当地安排练习的范围和强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资源和方法,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意识和积极地主动参与到游泳过程中来,体验运动过程的乐趣,并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任务[2]。
        (二)适当的讲解
        口头阐述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


如果教师能够以清晰、简洁、科学、严谨、逻辑的语言讲解体育技术,必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心理需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讲解肢体动作的能力,根据讲解对象的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发音和语调,以实现针对性和灵活的使用。
        例如:在爬行式游泳中的腿部教学理论中,鞭状打腿的关键是放松脚踝关节,但许多学生无法理解脚踝放松的方向和感觉,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和体验放松脚踢的感觉,如何甩开脚上的袜子。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发挥出乎意料的课堂效果,良好的语言解释可以使学生尽快了解动作技巧的概念和练习,以及老师的意图。讲授动作,对技术手段有初步印象,然后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逐渐形成对理性的认识,从而为掌握动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例如:在蛙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地使用“收、翻、蹬、夹、滑行”来概括蛙泳中的腿部运动的基本知识的,解释的时间应适当地选择,控制语调和速度。语调应该跟着调整动作节奏的变化,如果教师的语调平淡而无聊,学生将不会产生兴趣和分心,教学效果会降低,学生将无法理解练习的要点和动作,这将直接影响到实践的有效性。
        (三)给学生做示范
        游泳作为一项体育技术课程,老师的举止示范是教授的主要方式,该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程序、结构、本质和方法,以了解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并加速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3]。
        在教学中,动作示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示范应该是艺术性的:首先,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做到准确、高效、轻巧、美观。其次,演示还可以与视觉语言或多媒体以及其他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对游泳动作的要领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肢体协调观念,同时也是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示范要注意方向和位置,以便所有学习者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动作示范;最后,教师还可以使用正确与错误的示范方法,帮助学生比较和分析正确和错误的动作以及适当的动作。放大肢体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以防止学生在实践中展示不正确的动作,并加深他们对正确动作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起跳、腾空、入水、滑行”教学中,老师首先使用“像一条鲤鱼越过龙门”这样的比喻来启发学生,并使用“鲤鱼跃龙门”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塑造“起跳、腾空、入水、滑行”的概念,然后通过轻松而优美的演示使学生观看并缩短他们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文中给出了游泳教学方法在小学游泳课上的应用,首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次,要加上适当的讲解;最后给学生做示范。通过这三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游泳动作的要领,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玉.小学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43.
[2]杨丽红.游泳腿部动作在游泳教学与训练中重要性的分折[J].教育现代化,2018:178-179.
[3]黄从亮 .游戏教学法对儿童游泳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体育风尚,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