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黄瑾
[导读] 在这人才竞争持续激烈的当代,人才及教学构建更是不能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的系统,信息技术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对音乐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更是值得教师充分借鉴及发扬。

百色市右江区第十小学  黄瑾

【摘 要】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主题,并且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目前诸多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渗透着信息化教育方式。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有效促使学生们更为深刻的认识音乐,掌握音乐各方面内容及内涵。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音乐教学 教学手段
        《新课标》中提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课堂则是能够促使学生唤起学习情绪,并且有效发音乐学习兴趣,这也给音乐教学增加了极大的魅力,更是给教师提供了一项开放式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 扩充信息,丰富教学资源
        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关键是音乐教师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多方面促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有关的音乐知识、音响资料、音乐背景资料等统筹安排互为贯穿,节省了板书、换碟片、搜索等时间,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大增加。由于教师备课内容相应增加,准备更充分、构思更加精密,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的有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提高效率。
        2.直观形象,帮助理解作品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将音乐教学方式多元化。信息化技术可谓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合理构成,借以自身图文声这三个优势,有效改善了以往传统式单一化音乐教学途径,信息化技术能够多方面呈现音乐课程相关内容,促使较为抽象的音乐理论更为形象,通常虚化的音乐语言更为直观,有助于学生产生较为丰富的想象。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中经过各类方式展开音乐教学。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各种音像资料等,产生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使学生在正确理解音乐的同时,激发情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认知行为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教师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美的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触动学生审美感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审美感知,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均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喜,或怒,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改善学生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音乐课堂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情感性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师一本书、一架琴的教学套路,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的优势,设计出具体、生动、形象的审美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情感体验、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蒙古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宛如白云一般、一顶顶蒙古包洒落在草原上,“那达慕大会”上蒙古人民载歌载舞、进行摔跤、射箭、赛马比赛等场景(配上蒙古风格的音乐)。极具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景是那样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产生进一步了解蒙古人民及其生活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思维
        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仅靠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学生要获取丰富的知识,除了愿学和善学外,还要乐学,而学习的乐趣来自学习过程中对于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才能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率的目的。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想象训练,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发展,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如果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现阶段全方位推行素质教育,信息化技术更是被运用于各大行业及领域。在这人才竞争持续激烈的当代,人才及教学构建更是不能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的系统,信息技术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对音乐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更是值得教师充分借鉴及发扬。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最后充分让学生利用信息进行交流、创新。既能促进信息的交互,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又能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旭燕.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3
[2]楼晓霞.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杨秀丽.略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