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梁金梅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素质教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需求,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第三小学  梁金梅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素质教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方向,为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需求,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本文主要从挫折教育资源开发、课堂教学方法、以及课外延伸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抗挫能力;培养策略
        一、积极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资源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目标,教师应当对语文教学素材进行合理拓展,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且全面的学习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教育资源开发能力,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将挫折教育与语文知识紧密融合,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对教育资源进行不断完善。
        (一)对作者生平事迹进行深入剖析
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是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教师应当对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能够结合作者生平,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创作情感,并且从作者身上学习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专门审批并经过多次校对发行而来的,课文作者通常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老一辈的作家,他们身上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为例,在讲解古诗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诗圣”杜甫的作者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杜甫在我国古代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现实主义的作品风格。在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作者的生活环境本身也较为恶劣,但是面对窘迫的生活,作者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国家收复失地表示出无比的欣喜与喜悦。在讲解杜甫的生平事迹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杜甫生活艰苦尚且忧国忧民,以独特的家国情怀感染世人,而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同样需要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二)对课文主人公精神品质进行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在语文教育全过程渗透抗挫能力,结合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以课文人物形象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不畏困难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资源开发能力,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文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对课文主要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分析雨来的人物形象特点。在课文中的故事里,雨来本身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但是经过在夜校接受了教育,他逐渐萌生出了爱国精神,并且在面对敌人威胁和压迫时勇敢地帮助共产党员,最后顺利逃生。在对雨来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雨来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哪怕被人打得口吐鲜血,他依然不屈不挠,明明只要松口就能有糖吃,他依旧选择保护共产党员,在面对困境时,他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这值得学生学习。在不断挖掘课文人物形象的前提下,学生能够被故事打动,并且学习主人翁身上的精神,当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向课文主人翁学习,以较强的抗挫能力面对问题。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基础着手展开深入剖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并且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实现高质量的挫折教育。
       (一)通过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课文中的文字知识转变为生动立体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冲击下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基于教材中出现的观点以及意向,对教学素材进行有效拓展。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辅助价值,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向学生呈现图片和视频等立体化的材料,并以此为基础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下,理解和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为挫折教育奠定基础。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卫填海》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精卫填海的相关动画片段,通过趣味性的动画素材,让学生能够了解精卫填海的全过程。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精卫身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经历,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同样可以通过不断地钻研和探索解决问题。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教师所开展的挫折教育能够得到顺利落实,学生能够基于课文内容培养抗挫能力。
        (二)基于小组合作进行深入探究讨论
        合作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开展小学语文挫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挫折教育主题展开讨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打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考虑考试成绩的前提和基础下,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组内氛围,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实现共同进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鲁滨逊漂流记》一课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中鲁滨逊的冒险经历进行合作讨论,假设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自救。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思考如何面对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并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高效率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好相关的统计,形成小组统一的答案。实际上,在围绕如何孤岛求生进行讨论的同时,学生本身就是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面对孤岛恶劣的生活环境,学生需要直面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做到处变不惊。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合作学习讨论,学生能够真正强化抗挫能力,并且将乐观向上的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
        三、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延伸至课外
        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不仅依赖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课外成长情况,通过开展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培养直面困难的勇气。此外,教师还应尽量建立起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接触到丰富的挫折教育素材,并且基于生活经验强化抗挫能力。
        家校合作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能够基于语文活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关注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引导,让家长能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在挫折教育方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设计多样化的挫折教育活动,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对家校合作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举个例子,为了帮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储备,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亲子共读的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阅读体验,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启发,逐渐提高抗挫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挫折教育的价值,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发挫折教育的相关资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并且积极推动家长参与到教育全过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目标,以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於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49.
[2]王伟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分析[J].科幻画报,2019(11):237.
[3]张晔.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J].教书育人,2019(07):26.
[4]肖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4):125-126.
[5]马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思考[J].祖国,2018(02):202.
[6]王莎.小学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力,2021(06):57-58+62.
[7]陈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8):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