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刘嘉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刘嘉
[导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实现了革新,开始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转变,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教育部门针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新的要求,希望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刘嘉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实现了革新,开始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转变,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教育部门针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新的要求,希望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们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提升改进,并且在合唱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进步。但实际上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关键词:音乐教学;合唱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
        现如今在教育事业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音乐教学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于音乐教学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从中学生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合唱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意识到合唱的关键,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合唱教学。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完善自身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合唱技巧。
        一、中学音乐合唱教学重要意义
        (一)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提升的有效方式
        合唱不是个人的演唱,是一个集体的行为,因此其需要所有参与合唱的同学共同配合,而在这之中每个学生音色均有区别,因此更需要让所有的学生相互配合最终完善整个音乐的演绎。实际上在合唱过程中并不是个人特色的表达,而是集体配合的过程,在这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另外需要分声部练习,不同声部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和调整,只有经过多次的磨练才能够保证音乐最终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整个音乐演绎的时候学生个人也需要学会同他人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合唱效果良好。除此之外集体意识也是学生合唱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素质。通过合唱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个人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改善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重要途径
        合唱演奏是具有团队性的,因此在这之中欣赏自己和他人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先将教学的曲目进行播放,让学生们先对整个音乐熟悉,感受整个音乐的节奏。而后让学生们之间相互配合,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教师需要在合唱演绎的时候起到引领者的作用,让学生们学会欣赏和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涵。这样一来也可以改善学生的音乐审美。
        二、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
        从中学生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只有具备优良的音乐素质和教学质量才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完善音乐学习。但实际上从音乐教师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有一部分教师仍然没有从传统教学当中脱离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反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将不同学生进行分类处理,没有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优势,这样一来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二)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音乐认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年轻群体对于一些流行音乐更感兴趣,随着音乐流行的发展学生们也开始追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也更感兴趣。但是相对比来看,学生们对于歌剧、戏曲等音乐类型的了解较少。实际上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过于表面,觉得音乐是单纯的唱歌和跳舞,甚至一部分学生并不认识五线谱。因此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质量均较差。
        三、培养中学生合唱能力相关对策
        (一)激发学生合唱学习热情,形成兴趣爱好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结合信息化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主导地位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之前,可为学生播放一段爱国主题的合唱视频或合唱歌曲,使学生在歌曲中体会国家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进而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对于抒发感情、情怀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在音乐合唱中,“合”是最重要的部分,另外“唱”才是其次。因此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明白互相之间配合的重要性。在学校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比赛等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一来学生们之间的配合度也会更高,从而拥有集体观念。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悟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门情感表达的艺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合唱技巧教授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学生音乐情感的提升培养,这对对于学生音乐合唱能力提升有着重大促进作用,学生对于音乐情感感悟越深。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也就越高。若是学生受到音乐影响而产生情感就会将自身的感情体验融入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音乐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四)做好合唱训练
        要想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合唱能力,则需要做好合唱训练工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合唱环节所出现的共性与个性化问题来开展相应的合唱基本训练。第一,科学开展识谱训练。由于不同学生其识谱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需知道学生将歌曲中的难点找出,正确掌握节奏、音准等问题;第二,开展反复的音准训练。在各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对声音准、旋律音准进行歌唱,并且反复练习音乐作品中音准困难的片段、不同调式的琶音与音阶等。
        结束语:
        在中学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合唱练习至关重要的,另外通过合唱的练习也可以让学生们拥有集体意识,实现团结合作,学生的音乐审美也会有所改善,通过锻炼合唱也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教师在中学音乐合唱的过程中其教学仍然有许多不足,教师需要对此完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冯东杰.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224-00224.
[2]王丽.浅议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4).
[3]张冀.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策略[C]//2020年社会发展论坛(西安)论文集.2020.
[4]王占龙.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8,000(005):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