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陈玲丽
[导读] 广西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民创造出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壮族音乐文化,具有宝贵的价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陈玲丽

摘要:广西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民创造出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壮族音乐文化,具有宝贵的价值。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当代孩子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壮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学会传承和发展壮族文化,教师需要将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让孩子们能够从小树立传承文化的意识,有效促进优质音乐文化的发展。由此,本文就以壮族音乐文化为例,论析本土壮族音乐文化在幼儿园的具体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壮族文化;幼儿园;传承发展
        一、分析本土音乐文化进入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将本土壮族音乐文化引入到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的成长是能够起到明显的帮助的,首先,在引入壮族音乐文化之后,能够帮助幼儿接触到更为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只是关注这些表面的一些音乐歌曲,还能够感受到音乐歌曲所背后所蕴含的一些民族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其次,通过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入,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在之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主要是让孩子们被动地完成歌曲演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完成枯燥的练习,无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在引入壮族音乐文化之后,教师会为孩子们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趣味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去学习这些地方的民歌民谣。在这种情形下,能够进一步增强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实际魅力。
       二、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入本土文化时存在的问题
        将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之中,能够帮助孩子们完成更加积极的学习,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引入本土音乐文化时还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为孩子们阐述本土壮族音乐文化,没有选择更为生动的教学呈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感觉到整个学习的过程比较呆板化,无法理解到民间音乐背后所涵盖的一些文化底。其次,在引入本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选择更为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引入一些壮族音乐舞蹈文化时,教师只是让孩子们一味地去重复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容易会产生疲劳感,甚至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在这种情形下,进一步挫伤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三、探讨本土音乐文化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为了保证本土音乐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教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引导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所以下文将以壮族音乐文化为例,探讨这一文化在音乐幼儿园中的具体传承和发展方式。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引入鲜明壮族音乐
        为了让本土音乐文化在幼儿园中能够得到明显的传承,教师必须要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这些本土音乐文化的实际特点,让他们能够体会到音乐中所传达的一些情绪,让其内心能够产生不一样的体会。因此,在引入本土音乐文化时,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考虑,保证幼儿能够有充分的音乐认知能力。如壮族人民喜爱歌唱,在每年都会举行风俗性歌会的传统,其中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以及戏曲音乐,其中壮族民歌的特点鲜明丰富,对其他的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其实可以为孩子们引入不同的壮族民歌内容,如教师可以为孩子们选择典型的富有动感的民歌,让孩子们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这些民间歌曲的实际特点。如教师可以引入山歌和儿歌,通过对唱、合唱等不同的方式来让孩子们体会到壮族山歌的具体演唱方法。比如壮族的山歌与各地的传统曲调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比较高亢嘹亮,而有的平缓流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播放一首高腔山歌,然后再播放一首平调山歌,让学生们来感受这种不同曲调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吸引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听鲜明的音乐时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壮族音乐的实际特点,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
        (二)设置趣味音乐活动,保证幼儿教育效果
       在引入本土音乐文化时,教师势必要采用适合幼儿的方式,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实际魅力。如在引入壮族音乐文化时,教师不要让孩子们只是一味地去学习歌曲,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到趣味的音乐活动之中,如壮族人民在庆祝时往往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在学习这些歌舞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更为趣味化的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在带领孩子们学习音乐舞蹈之前,教师可以针对于具体的舞蹈演绎内容进行一个分析,然后添加趣味的故事情节,通过自己所讲解的故事情节来抓住学生的目光,让他们能够认真地去研究音乐舞蹈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产生学习兴趣之后,能够积极地去研究民族音乐舞蹈的具体演绎方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孩子们创设音乐情境,如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来为学生播放壮族人民在节庆时所表演舞音乐舞蹈的具体场面,然后让孩子们来进行模仿,在班级中组织一场音乐舞蹈活动,让孩子们能够选择壮族人民的庆祝方式来完成音乐舞蹈的演绎。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学习愉悦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本土文化内容,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究兴趣,促进我国优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 传承经典,发展文化——论幼儿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0).
[2]李红, 韦柳玲. "壮族文化"在班级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J].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