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陈红丽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陈红丽
[导读] 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也完全契合。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呈祥中心小学  陈红丽

摘要: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也完全契合。因此,需要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多个环节的深化改革,实现深度学习理念的深入贯彻与实施,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的概述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以往浅层次学习而言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进行表层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在逻辑形式与知识内涵的挖掘,以此实现学生更为良好的发展。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及核心素养形成为目标的教学形式,与核心素养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时代契合度,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思想价值观以及理性精神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一)深度化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1、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中。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以及数学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后形成的本质认识。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深入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具备一定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运用以及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究,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价值观方面的引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三维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通过将价值引领纳入小学深度学习教学目标的范畴,能使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教学的内涵与真谛,从而能够结合生活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实现数学知识实践性运用意识以及学以致用思想的形成。
        3、重视学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凸显,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具个性化。
        (二)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
        1、应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深度学习的理念高度契合,倡导教师应“从学生既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设定、重组以及迁移等多方面的深度加工”,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系统性强的特点,在知识的衔接点中进行教学内容的横向拓展,实现教学内容广度的深化。
        2、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一些新知识点的讲解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是对旧知识的深化。


因此,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知识体系的这一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性的挖掘与构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以此实现深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3、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变式转化。在以往传统的浅层次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的数学知识只是原理、概念性的东西,并没有涉及知识的本质,很多数学问题也是知识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小学数学的深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进行知识本质的感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围绕知识本质进行多种变式的呈现,使学生在知识的变通和思维的发散中,获得深层次的学习效果,实现深度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深度化创新
        1、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情境教学模式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以往的情境教学模式表现形式单一,无法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体验。而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直观、动态,通过与情境教学模式的整合,能发挥出更为显著的教学优势,有助于教师进行深层次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深度教学的实施。
        2、通过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尊重,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教学最为理想的状态应是一对一的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最具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实现学生个性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深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通过学习层次的划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深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四)深度优化课堂评价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而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深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课堂评价体系的深度优化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需要教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在小学数学深度化课堂评价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参与课堂评价活动。通过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等,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使学生在获得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促进深度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还应积极地调整评价标准,实现价值评价的多元化构建。以往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是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标准下,滋生了很多具有片面性的教学行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正确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制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学生开展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学生思维品质及关键性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对以往的浅层次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学生在教师的深度引导下,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改革需求。这需要教师充分地进行深度学习,认识小学数学的内涵及特征,并通过多个角度的深度改革增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3):74.
[2]张淑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07):8-9.
[3]项仲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1(06):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