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姜婞妍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等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自主、自由发展的有效性,借以使学生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浙江省兰溪市岩山中学  姜婞妍  321114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等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自主、自由发展的有效性,借以使学生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笔者从日常阅读课为例从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重要性及如何在课题中培养其品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阅读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人类思维,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当今核心素养提出,教育教学应将思维品质提到显性的位置上,强调了教师在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给了教师更高更重的任务:价值引领和思维启迪。
        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更加跳跃与敏捷。不再是被动的或单纯的接受者和服从者,他们逐渐成为事物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就意味着英语这门课担着学生基本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而阅读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及其重要部分,也就是说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教学的重要性也因此凸显出来。在阅读教学中,英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新外研版阅读课特点是容量大、节奏快和思维多,如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将成为我们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培养的几种模式探索
        (一)情境式导入,启迪学生思维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直观的情景导入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直接“入境”。在传授新知识前,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呈现课文相关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初中外研版英语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口语化,生活化。教材安排了大量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这就更加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已有的经验来熟悉对话和阅读材料。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七年级上M5 Shopping U2 You can buy everything on the Internet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T:All class, look at my watches,they are bought in different ways. Can you guess where and how I get them ? You can say the white one and the black one…
        S1:One is from a watch shop and the other one is bought on televion/on the Internet …
        T:Yearh, today there are many ways of shopping, so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
        以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方式快速导入到了正文,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或实际的情境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引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种学生想说话,敢说话的良好态势。尽管在这些声音中有些是错误的表达,但是老师应该始终倾听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并及时的给予评价。



        (二)、递推式主题探索,培养逻辑思维
        读中活动是核心部分,是阅读教学的输入和理解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对文本表层信息的提取,更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所以在该环节,教师需要巧设活动,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及语言特点,灵活设置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古人说的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我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因为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开始,让他们养成带着思考去阅读的好习惯。外研版英语新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紧扣模块单元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这些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多样式延伸话题,彰显思维魅力
        在前导入和主题探索前两个阶段基础上,学生思维魅力需要得到进一步彰显,达到知识的迁移,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实际能力。那么笔者认为在读后活动,教师可以立足文本主题,多样式进行话题的延伸。例如可以结合文本特点,设计续写或概写阅读材料等任务,激发学生的想象,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新学语言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给养、情感的积淀和思维的提升。以下为笔者曾经在课堂上所尝试过几种办法。
        1基于课文的语篇填空
        在设置语篇填空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语境、内容、语言等信息,适度变化文章结构和词汇语境,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基于课文的语篇填空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加强对词汇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2.基于课文的写作
        当前我们大部分学生恐惧写英语作文,或者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有文无章或思维混乱。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也刻不容缓。其实这种写作思维训练在我们英语阅读课中完全可以进行的。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例子”。所以基于课文文本的写作教师可将阅读课作为范例,用课文来引路,指导学生仿写,缩写,改写或续写,以此来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指导他们英语写作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本堂阅读课中重要的短语,句型,连接词等列举出来为学生所用。
        3.辩论式求异质疑
        在英语课堂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模式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和思维辨析能力,这种正反方的辩论式交流可以让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online shopping这篇课文阐述了网购的优缺点。故我们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辩论的题目“Will online shopping replace market shopping?”,以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为依据,学生运用思考,质疑,提问和评价等批判性阅读策略,分析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双反方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虽然有些学生在辩论的时候出现了时态、语法的错误,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因此种浓厚的兴趣可以使整堂课达到高潮。这种辩论式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德给足了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
        杜威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那么现在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在价值多元、话语泛滥的年代,在应试教育依然顽固的今天,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与努力,将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学,一直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真心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到处“花开”。
参考文献:
1.王  强; 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4期
2.李晓梅;基于批判性阅读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6期
3.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 外国语,2014(11):18.
4.李明远《教学与管理》2016,28,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