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研究 谢劲超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谢劲超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使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广东华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44010219870525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使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大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节奏的重要举措,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自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更应对其质量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控制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但在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管理理念更新滞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仍广泛存在于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中。
        1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1.国家角度,建筑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建筑行业,出台政策给予扶持。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就要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确保建筑市场公平的竞争。2.企业角度,国家出台政策都是建立在百姓利益之上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而企业不同,企业经营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然而在施工质量控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不能因为利益,而舍不得资金投入。只是将资金投入到原材料以及工程器械上,真正做到质量控制,还要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内部设立监督小组,到现场监督,或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缩减材料的用量以及提高器械的使用率,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2.1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工程建设的主体为施工人员,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等都关系着房建工程的质量。为此,需要加强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明确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房建工程往往需要多个阶段完成,涉及多个工种和大量的人员,如果某个环节质量不达标那么会对后续施工乃至整个房建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企业应当全面把控施工现场人员,由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将各个区域、各个项目责任到人,加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随意进出现场。其次,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做好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将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水平提高。针对特殊岗位,务必坚持持证上岗,严禁违规操作。比如高空作业人员严禁高空抛物。最后,加强人员管理制度的构建,加强约束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主动完成且高质量完成施工作业任务的人员或者队伍给予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
        2.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就是对高空作业的监督,高空作业的监督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凡是从事高空运输作业的工人必须定期进行必要的医疗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慢性贫血者均不宜长期从事高空运输。其次就是对于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涉及到了各种形式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做好这些施工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同样是至关重要。再次就是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性能的管理,一方面,对于脚手架上的材料,必须注意确保它们的放置稳妥,砍砖时应面朝墙上,避免摔跤和跌倒伤人。另一方面在工作已经完成后,应该要求我们做好必要的垃圾清理和处置,要将脚手架上的灰浆、石渣等都清扫干净,防止脚手架掉下来打砸人。


        2.3强化管理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材料也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部门需要严格监管材料的准备和应用等情况。在实际管理中,第一,企业需要加强调查和比较材料市场中质量、价格等,通过对比分析同时综合考虑成本等方面合理确定施工材料,为建筑项目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节省企业的材料成本。同时管理人员好从正规的厂家进货,做好合格证、抽检等工作。第二,在使用施工材料阶段,要注意根据材料特性合理保存、放置材料,避免随意堆放,避免保管不当造成材料质量降低或者失效。同时,质检人员要加强进场材料的抽检,严格按照取样、化验等制度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和管理人员沟通,避免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在使用材料时,施工人员还要注意观察材料是否出现变质情况,比如水泥是否硬化、钢筋是否锈蚀等。第三,加强构建和完善原材料管理制度,及时做好设计意图的沟通,确保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管控,为后续顺利施工以及建筑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2.4提高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
        1.成立专项资金。加强信息化软件的开发。目前,我国对建筑行业有一定的扶持,施工单位要抓住机遇,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推进信息化进程,减轻企业经济负担。2.培养人才。企业要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入。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信息管理人才负责执行和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应注重信息管理者的作用,在留住自己内部人才的同时,还要引进外来人才,提高信息管理者的待遇,形成稳定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信息化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3.系统化管理信息。打造综合办公系统,各个分支系统并存,及时分析分支机构的数据信息,实现各个分支机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数据传递工作量,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
        2.5强化现场管理
        进度控制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按照每周、每月细化进度计划,并将建筑工程具体情况与施工进度联系起来,不得出现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的问题,施工进度计划在必要情况下的科学调整也极为关键,以此建筑工程能够按期竣工;质量控制须关注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管理目标,以国家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图纸要求开展施工质量的验收与控制,工程质量互检和自检制度也要严格遵守,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成本控制应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以此对建筑工程建设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推动成本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即可实现工程质量保障和施工成本控制的兼顾;安全控制应关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保证每一名现场人员均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辅以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即可将各类安全事故扼杀于萌芽之中。此外,现场管理的强化还需要关注政府和监理单位作用的发挥,以此推进施工监理系统的完善,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保证监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效用,需由具备较高责任心的监督人员负责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同时应保证监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开展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面监督须得到科学、完善的监理制度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型技术的科学应用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峰.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43-43.
        [2]郑新让.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173.
        [3]杨胜伟.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15):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