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并且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水平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施工管理;成本控制;道路和桥梁工程
1道路和桥梁工程中施工管理工作的特征
和其他项目建设工程相比较,道路和桥梁工程有着如下特征:
(1)道路和桥梁工程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进行露天工作,桥梁工程通常需要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施工,这就导致了道路和桥梁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往往会使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进程变得非常缓慢,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施工中断。
(2)工程耗费时间长。普通的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通常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而大型工程花费的时间有时长达十几年,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工作者的耐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工作,工作者很容易由于疏忽而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
2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种类
道路桥梁的病害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性病害,还有一类是功能性病害。结构性病害,是指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受到损害,这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积累的过程,这种病害在初期,只是很小的一个点,由于后期的各种自然以及人为因素,导致这个点不断扩大,就会导致整体道路桥梁的结构受到损害,相应的道路,桥梁的整体功能也会因此下降,造成很多道路安全问题;功能性病害主要是在施工前期产生的,由于对地质勘探不准确,没有掌握准确的参数,导致相关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道路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就很容易出现功能性病害。功能性变化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不同地区所出现的功能性病哈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出现该病害的原因都是一样的,主要是人为因素素,功能性病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通过做好道路桥梁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很好的降低功能性病害发生的概率,更好的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3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工作
3.1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
道路和桥梁工程需要耗费很多的施工材料,数量大且种类全。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在材料的供应上,要根据设计对材料的规格以及型号进行确定与核实。收到相应的图纸后,要对工料进行严格的分析,对所有材料的数目以及进货时间进行认真的计算,为材料供应的时效性提供有效的保证。
3.2对于施工准备的管理
要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图纸,优化处理施工的相关工序,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立足实践,结合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对项目工程中的所有工序进行优化设计。与此同时,也要全面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资金、机械设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等因素,优化项目工程的组织计划工作。做好技术上的储备。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技术人员通常指的是管理技术的人员以及技术工人,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新工艺以及技术的培训活动,规划施工工作规范,同时,还需要将技术的交底工作落到实处,为施工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高低和技术团队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3.3项目工程中设备的保养和使用
完善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制度。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维修相关的机械设施,避免出现设备闲置浪费的现象;对外租设备要加强管理,定期对管理设备的相关问题进行抽查。
4道路桥梁工程主要的施工技术分析
4.1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路基所使用的填料性质及其压实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事后的路基施工质量,目前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工艺是改善路基施工质量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对路基填料的选用应采用CBR值表征路基上的强度并引入路床等概念,我国的地基夯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路基压实施工普遍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也有了明显改善,为提高路基的压实施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对于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在施工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软土路基的处理方面采用了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
4.2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现代道路桥工程的路面主要是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很大的刚性、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能,且线型顺畅、美观,不仅在交通繁重的城市出口路段优先应用,而且在提高山区的道路桥梁路面等级施工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对于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施工机械的配备以及施工工艺的连续性,而工程材料是道路桥梁桥梁施工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直接影响道路桥梁桥梁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应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以便选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另外对于拌和设备的选用也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所以拌和设备应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所以要求其效率高;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施工,而且在道路桥梁路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检测各项指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路面的质量。
4.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是构成道路桥工程的主体,混凝土的施工分为数个阶段,首先是混凝土的配比和预拌。
混凝土一般由砂土、水泥灰,石灰、化学粘合剂等组成,其硬度和韧性直接取决于混凝土的配比,工程上一般先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出样品,然后检测其各项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的预拌目的是将各个原材料混合成相对均匀的浆体,为灌浆和浇筑做好准备,这个程序一般在大型搅拌机中进行。在预拌完毕后,就需要向施工现场输送,为了克服人力输入运量小、劳动强度大的弱点,一般使用自动传送技术。其次,就是混凝土的浇筑了。
4.4排水施工技术分析
除了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外,对路桥损害最大的自然因素莫过于水的侵蚀了。尤其是在多雨的南方,这种损害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使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做好路桥工程的排水同样十分重要。在工程上,最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是坡度法。也即将路桥的路面中心建造的比较高,两边比较低,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将路面积水排出去。同时,为了更方便地排水,在路侧还建有排水池或排水管道。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路面的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对这些裂缝进行及时地修补处理,也是防水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4.5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发展,其不仅表现在发展了多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而且在材料方面研究和发展了高强度的钢材、高强高性能的混凝土应用技术,并且在研究和应用后张法、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和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施工的成套技术,包括先张、后张、有粘结、无粘结、后张自锚等方法以及配套的各类锚夹具和张拉设备,并且在道路桥梁的应用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类型在不断发展中也日渐丰富。
结束语
综上,在道路桥梁的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各种常见的病害,对于这种常见的病害,我们在前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应该加以处理,充分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保证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岸.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技术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145~146+149.
[2]费华强.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8):267~268.
[3]王馨刚.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探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5):19~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