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1
摘要:依据2010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6%以上,2019年达到了7.1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高质量的发展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而如今建筑业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挂靠、以包代管现象常见,因管理原因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深入探讨建筑业企业项目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选择怎样的项目管理方式成为项目能否安全、高效、顺利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项目经理;负责制导向;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项目管理的目标为施工的安全、成本、进度和质量。项目管理任务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和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等。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频现
2015-2019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呈不断上涨态势,2015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42起、死亡554人;2019年全国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突出,安全态势严峻。
(二)成本管控不到位
具体表现:一是工序之间衔接不够,未科学安排施工,各工序工作各干各的,造成人力成本浪费;二是材料管理不倒位,无计划的使用材料,未做到工完场清。如某钢结构项目,项目管理未对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在钢结构施工人员提出要求基础钢筋绑扎施工时留足钢结构预埋件空间时,项目管理人员并不在意,导致钢结构预埋件无预埋空间,需对绑扎好的钢筋进行拆除,安装钢结构预埋件后,进行钢筋的绑扎,造成人力、物力的增加。
(三)进度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
一是忽视进度计划,进度计划形同虚设;
二是对于计划还算重视,但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
三是进度计划过粗或过细。最终造成无法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四)质量控制不到位
各相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技术交底只流于形式,未真正交底到位,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增加后续返工、修复费用。
(五)施工合同管理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未落实合同交底工作,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理解未能达成一致,未分解工作任务,明确主体责任、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工期要求、成本目标等事项。
(六)施工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
推诿现象原重,如:施工人员已到位,材料迟迟不到,或材料已到,人员迟迟不到等。
上述等问题,是否以包代管就能落实项目主体责任、明晰责权了呢?恰恰相反,代管方普遍存在利润至上的思想,目的在于利润,从某种程度上会忽视安全,增加了安全风险,由此造成的事故案例比比皆是。代管方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管理能力弱、配备不足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后,一是处理事务能力有限,二是对有利益的事表现积极,无利益的事推诿,三是未能充分考虑总承包利益。如某项目整体分包,以包代管,总承包方一套人马,分包方组建一套人马,一是造成项目人力资源浪费,二是在出现进度问题时,总承包方无法推进进度,分包方投入不积极,导致进度原重滞后。最终造成总承包方信誉损失和后期投标工程的损失。
三、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意义
项目经理负责制是以项目经理为责任制的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制度。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意义如下:
(一)顺应国家规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05月04日发布《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规范第3.1.1条规定: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建立与工程总承包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组织,并行使项目管理职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从国家级规范中规定项目管理需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宜采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项目目标和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和利益。
(二)建设工程适用项目经理负责制
建筑工程特点如下:
1.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市场价格随季节变动较大,难以控制。
2.许多建筑材料的用量,在计量时误差较大。
3.建筑工地的用工种类较多(模板工、钢筋工、泥工等等)、用工数量较大,要想有效的组织工程施工,做到不怠工、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是非常困难的。
4.建筑工程的工期一般情况下都是必须紧张的,要想按期、保质、保量的完工,最后还得把工程成本降到最低,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漏洞是非常之大的。如果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大锅饭”似的管理方式,未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去控制施工中存在的各项成本支出,其最后的盈亏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经过众多建筑企业多年经验积累,才形成了今天的这种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
(三)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益处多
1.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将相关的权利、义务、责任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和实施团队,对相关人员的业绩进行考评,从而更科学地予以奖惩,夯实责任主体,更有利于管控安全、质量、成本和进度。
2.获得项目经营经验。根据已完工项目实施情况,便于企业对后期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论证与决策,便于企业掌握项目的预期效益,为日后经营投标提供更丰富的经验。
3.丰富管理机制。可以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类项目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各项目团队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给予激励,好则奖,差则惩,促使企业各项管理机制的出现,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从而保证企业高效运营。
由此可见,加强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导向的施工项目管理,企业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权负责,给予项目经理较大的权限,分清了责、权、利,便于对项目经理进行全面的考核,使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项目经营的好与坏直接与项目经理本人挂钩,奖罚分明。以包代管只是体现了代管方的利益,总承包方只收取约定的利润,无法对项目人员实施激励,难于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更无法保障企业利益。
四、结论
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应按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顺应科学,落实好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经理责任制是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它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制度之一,是项目能否安全高效实施的基本保证。加强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导向,实施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落实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协会《201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
[2]百度百科《项目经理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