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初中班主任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杨娅梅
[导读]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品质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优秀班级和和谐校园的发展。

昆明市第十四中学高新校区  杨娅梅  650000

摘要: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品质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优秀班级和和谐校园的发展。本文基于初中生和身心发展特点和新时代下德育教育工作的趋势对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管理中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进行方法性探究,为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教育;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时代的发展促使大众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的社会对初中生的要求不仅是要其拥有良好的文化学习基础和能力,还希望学生能够在道德品质上有较大的提升和进步。班级管理和班风进一步优化,并借此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中生,使得学生能在青春期最可能出现叛逆和厌学心理的阶段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摒弃不良想法,明白优秀品质和重要性和塑造良好的三观,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从而使得学生在未来更能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学习。
        一、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加强班级管理
        教育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形式和模式,要增强德育效果,最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转变教育观念[1]。当今部分初中班主任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初中生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也只是一些简单地理论讲授。学生很可能受班主任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道德行为表现的规范,不重视在精神层次和思想感悟上提升自己。为此,班主任就需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充分重视科学的德育工作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重要影响,在课堂和课间渗入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并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学术内涵,发挥人民教师的示范性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
        基于初中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任务较为紧张,班主任想要顺利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件易事。为此,作为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审视当前的德育教育方案,认清新时代下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把握新时代对初中生思想品质和道德境界的新要求,并借此寻找更加科学的德育教育策略。
        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并借此制定细致全面的德育教育计划,使得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只有班主任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无障碍沟通,才能使得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和平时行为表现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寻找出更加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德育教育策略。


比如,班主任可以采用定期对话和聊天的形式,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或者一些学业上、生活上的烦恼,并帮助学生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放松的方法。同时,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时可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爱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等,帮助学生能够较早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
        三、重视道德观察与评价,增强德育效果
        就我国当前的初中德育教育情况来看,部分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严谨性,而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教育的引导者和指挥者,需要其示范作用,从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开始,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交流,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适当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察与评价,从而使得班级德育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观察,以此掌握学生道德水平和教育效果[2]。而在道德观察和评价中,班主任应该从多主体的建议和评价考虑综合,设置自评和他评等,同时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一些基本德育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还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的做到行为规范,发扬爱国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综合多种情况和评价统计学生道德观察和评价,从而借此制定适宜的德育教学改进策略和培养方案。
        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而言,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德育教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德育学习时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构建具体的德育理论知识框架和在生活中通过实际行为表现。为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讲解层次,更多是需要通过德育实践或者是课堂小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理解。比如,在课堂中班主任可以播放一些爱国教育纪录片或者大国工程宣传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还可在一些特殊节日如雷锋日、植树节、劳动节以及父亲节母亲节等播放一些介绍和宣传一些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影片,引导学生学会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回报他人。而在课外,班主任就可带领学生参观和考察爱国基地,历史名人故居或者省博物馆等。
        总结:
        综上可知,德育教育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而班主任有对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和引导性的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在文化课程教学上保证良好的课堂质量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还需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并进一步改进班级德育策略,使得德育工作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帮助初中生树立健全的三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引导学生在积极心态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带领下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文生."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成功:中下》.(2018):65-65.Print.
[2]季如子."论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中国西部.(2017):261.Prin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