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浅谈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策略 刘小萼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刘小萼
[导读]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为目的,以小学数学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为主要模式和载体,在提升课程趣味性的同时,给学生们更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第二小学  刘小萼  516400

摘要: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尤其是小学高段的学生,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们成长性格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高阶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理论用更生动的模式表现出来,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们好动、好奇心强、喜好新事物等特点,不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各种感官感受和思维动起来,进一步创设各种情境教学模式,设计的每种模式需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真正将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设计的教学模式中去,使学生们更加乐于学习数学知识,老师的数学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教学 高效  数学  高段活动
        前言:
        小学生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是密切联系到一起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向学生只是单纯传授理论的教学方式是远远达不到小学教学要求的,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的是更加多形式的、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更多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设计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活动的模式,努力创设多种模式的情境教学,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学生思维,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活动,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做到紧密融合。
        1.小学数学课堂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将活动情境成功的导入到课堂教学中,时刻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整个经历都融入到所营造的活动情境模式中,首先,课堂开始进入引入环节,老师需要设计探究式情境教学模式,为整堂课更好开展引入一个更加吸引人的环节,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向前走,同时要把这种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与学生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将学生们整个的经历吸引到设计的活动里,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真正动起来。
        例如,数学老师在传授“观察物体”这堂课的时候,课程开始之前,老师会准备一些小型正方体积木,上课时导入课程教学,老师会问,同学们有喜欢搭积木的吗?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拿正方体小积木,现在大家拿出来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样的形状。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先按照图中的三个小的立方体摆好,剩下的小正方体可以摆在上面、前面或左面。来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然后师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做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探究结果为以下几种搭配方式:
        引申环节为:教师又拿出一个正方体,并让学生们一起摆一摆,运用五个正方体能够有那些搭配方式。
        2.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目前的小学教学来讲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小组不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自身个性的形成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的小组竞争、讨论及合作。通过不断的讨论及合作探究,会避免掉一些不完善的观点,总结出更多有用的经验及知识的观点。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会帮助学生们真正形成勇于表达自己想法,以及善于接纳别人想法的一种思维理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讲,更应该鼓励并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从而进一步探索解答学生疑惑,纠正学生对于知识不够正确的理解。
        2.将游戏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游戏教学活动模式的设计已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断运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也是让小学生们动起来重要的一环,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不断总结规律。主动的学习并探索新的知识,而不是老师被动的填充式的教学。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们传授“数的奇偶性”这堂课的时候,主要立足于探索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规律的游戏活动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将引入游戏:“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抽奖的游戏,大家注意这里包含着很多的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观察的更加仔细,在游戏中总结出数学规律。有谁想要奖品呀?游戏的规则是从盒子中取出任意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的话,就能领到一份礼品。教师接下来会出示盒子,盒子里装的卡片数都是偶数。同学们每位都从盒子里抽两张卡片,教师会问:同学们哪位抽到两张卡片数的和是奇数的呢?有中奖的可能吗?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能拿到礼物呢?这时老师会让同学们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老师提问一名同学:“你能说说为什么吗?”最后得出结论为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也是余0。所以,偶数和偶数相加还是偶数。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激发,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也是游戏活动的关键。
        总结:
        总之,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为目的,以小学数学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为主要模式和载体,在提升课程趣味性的同时,给学生们更大的思维拓展空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怎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每节课的情境教学模式,以及进一步增强游戏的丰富性及可行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小五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J],中小学电教.2011年 O4期.
[2]王俊梅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2期.
[3]温继慧 :小学数学教 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试周刊.2012年第 2O期.
[4]罗彦军.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浅谈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1):46.
[5]徐国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宁夏教育,2011(Z1).
[6]于淑霞.让实践教育走进数学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