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蔡小芳
[导读] 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这个过程,尽量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中的情境。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中心小学  蔡小芳

摘要: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这个过程,尽量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中的情境。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可视化,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基于此,下文就情景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课堂;应用
        引言: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和演绎的方式,帮助教学顺利进行,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加快语文知识的掌握,便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1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
        1.1培养小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境教学法的创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增加学生的感知,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创设蕴含着灵动的音乐节奏、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具有很大的引入感,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其中,显著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音乐朗读,流动的音符和精彩的文字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听力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精细的动画视频,刻板的角色变得有趣,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原来汉字可以活跃,语言学习有趣;营造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内容畅所欲言,促进学生与学生和教师的自主交流。情景教学模式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缩短学生与课本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1.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在学习各种学科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会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兴趣和生活常识。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创造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情境,自然会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进入知识的海洋中去寻找。有了感兴趣的公司,理解知识自然不难。学生会积极思考,自觉提问,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3开拓学生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直以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需要更新教学思维观念,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为目的。在自身兴趣爱好的引导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会有所提高,语文知识可以更自然地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让语文知识成为学生异想天开的源泉,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
        2情景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根据课本内容创造情景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解课本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本场景,不仅让语文课文更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课本中优美的段落,你是读不腻的,可以在作者创造的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边读边反复思考背诵,通过引导学生情绪化朗读,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理解能力。如果你充分理解了平时读的单词和段落,并带入到场景中,对以后学习其他教材会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很多学生虽然没有亲身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观,但是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在脑海中勾勒出身临其境的画面。学生熟悉了课文后,请老师大声朗读。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和理解老师读的句子,把自己带入庐山,带领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让学生想象出最高的建筑物。


而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比他们想象中最高的建筑物还要高、壮观,让我们把现实的东西带入诗中,去理解和感受。
        2.2创设教学情境,让“听”更真实
        是让听力更真实的重要能力。孩子学说话要先听,然后模仿大人慢慢说。当他们过渡到小学时,他们应该学会听讲座,不仅要听,而且要理解和理解,以便有效地倾听。以前老师教学生被动听讲,上课只互动。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理解,只能通过考试或者练习来验证,不能及时反馈给老师。只有让学生高效听课,提高听课效率,才能继续完成读、写、说的过程。为了营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听课的环境,让学生听得更生动,促进学生积极听课,作者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用熟悉的历史人物、丰富的动画人物、喜爱的音乐、图片或带有故事的语言来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2.3创设教学情境,让“说”更真实
        古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积累写作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继承民族精神。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古诗词的大爱与大美,作者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古人的世界,让学生真正体验古人的情感和生活,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诗词的学习除了能大声朗读和朗读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说出和表达作者的写作心情,能欣赏几首古诗词是如何表达作者强烈的真情实感,能说同样是关于春或月,为什么用同样的意图或事情,却表达不同的感情。
        2.4创设教学情境,让“读”更有感情
        感性阅读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心情和文字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样抑扬顿挫就能把学生带入遐想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联想能力,仿佛我是作者的朋友,在和作者交谈。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作者不仅告诉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而且借助熟悉的图像为学生创造类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联想和思考的空间,并创设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汉语音韵之美。
        2.5创设教学情境,让实践更有意义
        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方法在于实践。通过创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可以有机会练习和锻炼。比如通过辩论赛展示学生的口才技巧,通过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通过编故事比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我是一名小导游,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搜索资料的能力。这些真实的活动情境给了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将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2.6设立情景,在情景中自由创造
        通过感性地阅读课文,学生可以理解课文,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所有场景。在描述完课文的插图后,与课文进行对比,再加上想象,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场景,学生可以自由创作,在场景中创造什么场景,会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当学生提出独特的想法时,应该鼓励他们。
        结语: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情境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将情境教学融入语文教学。情境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内容上不断创新后,如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景,通过情景理解课本内容;演绎课本上的故事,感受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设置场景,在场景中自由创作,激发学生想象力,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施丹绮.立足文本解读创设具体情境: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读与写(教师),2020(6):1.
[2]朱珠.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33):60.
[3]胡慧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126.
[4]情景教学法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教学研究[J]. 吕洋洋.  才智. 2019(35)
[5]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课堂分析[J]. 孙焘.  华夏教师. 2020(08)
[6]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孙玉娟.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