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与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陈子豪
[导读] 管理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其进行优化与控制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工作时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掌控,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控制与优化,确保其应用到施工工作中,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进而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与经济管理学院  陈子豪  100054

摘 要:管理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其进行优化与控制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工作时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掌控,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控制与优化,确保其应用到施工工作中,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进而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作用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有效措施,以解决建设项目管理和质量问题。
        第一,施工技术对质量的控制作用。建设项目符合标准的关键因素是施工人员在新时期背景下,有无掌握自动化、机械化施工技术,并熟练应用于施工过程。技术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机械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要求,自动化和机械化施工技术已被建筑业广泛应用。
        第二,管理措施对施工管理的影响。在整个建筑管理体系中,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决定着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实际情况中,多数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效果,同时,存在许多管理误区,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实施标准化管理,导致管理体系制约企业发展。应加强施工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因技术错误而导致项目最终失败。
        2、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安全意识差。目前,中国80% 以上的建筑工人是农民工。这些工人通常没有接受基本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知识,容易导致自己甚至他人的安全事故。违反了安全规定,比如: 没有全职工作的技工未经允许就操作机器,导致机器死机接线时,电工不会关闭电气开关,带电操作会导致触电。在脚手架上工作时,工人不戴安全帽,拆下框架并在高处拆下模板,扔下横梁和模板,撞到地板人员,并因掉落的物体而死亡。
        2.2未严格检查设备和材料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不断朝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转变,在建设建筑工程期间,经常会应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性能和施工材料的质量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直接影响。项目工程建设管理作业开展期间,一些施工单位会忽视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质量的审查,一些性能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以及存在问题的材料会进入到施工现场,这会减低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施工期间,要对各项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采用的材料性能都可以满足应用需求。
        2.3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很多一线施工人员都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提前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同时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大大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一些高空作业环节,由于安全防护不到位,经常容易出现人员伤亡等问题。
        2.4 建设项目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应严格按照我国工程项目监督体系的标准,明确安排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施工人员,杜绝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监督等问题,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首先,单位应着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加强员工自我审查意识,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管理和建设标准化等方面的培训,增强管理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同时,管理人员应因人制宜,合理分配任务、安排工作,发挥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应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考核规则,根据员工的阶段表现进行奖惩。要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遵循基本的管理理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
        3.2 完善管理控制机制,增强管理控制意识
        企业必须制定明确合理的管控方案、适宜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人员的管控意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
        第一,在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技术工艺以及工程质量验收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管控机制。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水平,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管理理念和质量控制意识。
        第二,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施工设备、建材、施工人员等内容,应按照管理标准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实行全微式管理,切实将管理工作做到细处实处。
        第三,严格管控材料质量,确保各项工序的质量,减少错误,不留隐患。
        3.3 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第一,建筑施工项目开始前,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有利于后期的审核工作。其次,应实地调查建筑物周围环境,充分审查施工条件。最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标准和施工计划。
        第二,在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要完善进出仓库物料和设备等作业,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整个施工项目的核心是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的进料质量和工程机械设备良好运行。
        第三,建筑施工项目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综合评估施工质量是否达标,通过实地调查,排查问题和安全隐患。
        3.4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管理人员要有成本控制意识,在确保建设项目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
        第一,施工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施工技术和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经过验证和比较,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难度,确保工作效率。
        第二,做好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和沟通,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帮助企业控制建设成本。
        第三,根据建筑的质量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分析规则,定期检查成本控制工作,监督付款费用并进行详细记录。
参考文献
[1]于明非,王美天.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法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8,(05):78-80.
[2]宋子青.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1879.
[3]王庆哲.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3):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