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下中职思政课PBL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栾林强
[导读] 针对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中职思政课中应用的价值进行简单概述,基于课程改革的内容,分析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主要受到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及学生因素的影响,致使思政课教学质量不够理想。

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栾林强  402560

【摘  要】针对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中职思政课中应用的价值进行简单概述,基于课程改革的内容,分析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主要受到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及学生因素的影响,致使思政课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要求,提出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建议。以问题为导向,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加深思政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思政课教育的质量,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职思政课;PBL教学模式;中职学生
        思政课是培养中职学生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重要学科。传统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指导、学生倾听的状态为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课堂互动匮乏。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育模式需要基于时代特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思政教育内容等不断创新。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教育的主体。PBL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素质,对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益。
        一、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思政课中应用的价值
        (一)PBL教学模式的内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为问题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1]。PBL教学模式下,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设计情景,让学生通过自主表达、合作交流等方式,发散思维,强化对各类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PBL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应用的价值
        1.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表达学生的想法
        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2]。同时存在不同想法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辩论,渗透辩证思想内容等。PBL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获得更多信息。
        2.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政课堂的质量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基于思政课程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个人理解及所学习的知识等讨论,能够直接展现学生的想法[3]。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与指导,能够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不断迸发新的想法,解答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对中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程改革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学校因素
        基于当前中职思政课教育的情况而言,多具有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很多中职院校比较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等,具有“重操作,轻文化”的问题[4]。中职学校中的思政课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且很多教师非思政专业或者法学专业等,或者兼职其他行政工作等等,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育的质量。(二)教师因素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新意识等,均会影响课程教育的质量。但是基于当前思政课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存在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有待更新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中依然沿用着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足,或者仅仅根据课本内容讲解相关知识,生活元素渗透较少等。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兴趣较差,也难以切实对学生的思维、生活理念等产生积极影响,思政课与学生生活脱节,无法发挥课程教育的作用。



        (三)学生因素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多因为初中没有打好基础而致使中考失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甚至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厌学的心理。一些中职学生认为,到中职院校学习主要是为了具备一技之长,思政课学习的情况无关紧要,故而自身的学习态度也相对较差,课堂参与感较低。在面对教师提问的情况下,应付式回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三、课程改革下中职思政课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中职思政课教育中的理论内容,需要和实践内容密切关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为例,其中包含的理论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则需要基于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进步。
        针对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这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变动有哪些特点呢?”等问题,在学生自主表达后,教师可以布置“调查市场中某类商品变化特征”的实践探究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电脑信息检索、实际调查走访等方式,记录不同时间某类商品的价格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理解商品价格与市场需求的关联。
        (二)以情境促思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
        适当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强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思政内容。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九·一八”的历史知识,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为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较于单一知识讲解的方式,融合图片、视频等可强化教育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基于当前的生活,讨论“我能为祖国发展做的事情”等相关内容。或者让学生在课前具有5分钟的演讲时间,以个人的感受或者想法,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评析等等。再如还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各类情景剧,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使思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以合作行合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丰富中职思政课教育的形式,且能够让更多中职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是创新思政课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基于PBL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探究问题,凝聚学生的力量,提升思政内容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基于班级内学生的思政内容学习质量,将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一般及相对较差的学生按照1:2:1的比例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数量在4-6个之间,而后教师发布探究学习任务。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思考问题,检索资料等,在相互协调、配合的方式下,快速解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竞技元素。比如规定时间内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赞扬学生的优点,给与学生适当的改进建议等。同时可以通过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及自主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何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小结
        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思政课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育的模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政课程知识的学习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生良好思维素质、价值观念的形成也能够奠定基础,建议在课堂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天兰,刘小兰.以中职思政课为主渠道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J].职业,2020(35):47-48.
[2]张丽梅.以案促思,以例导学——探析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2):132-134.
[3]丁琼.议题式教学在中职思政课中的运用初探——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296-297.
[4]韦俐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职思政课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观察,2020,9(18):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