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服务创新探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倪燕翎 黄歌 王舒琪 蒋丽
[导读] “双创”掀起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可以通过对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倪燕翎  黄歌  王舒琪  蒋丽   30205

摘要:“双创”掀起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可以通过对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介绍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服务创新的意义,探讨了高校实验室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双创”背景下尝试对高校实验室服务进行创新探析。
关键词:双创;高校;实验室;服务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实践教学活动重要的场所,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双创”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2005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目的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双创”与高校实验室建设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而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结合大学生“双创”改革发展上,李克强总理特别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1]。而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是培养“双创“生力军的重要基地和关键环节,因此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应该考虑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专业队伍水平与技术实力,还更应该考虑实验室所提供的服务,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也是一个亟待提升的方面。实验室提供服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2],进而影响到高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校学生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他们对实验室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对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所以为适应“双创”背景对于高等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满足学生对于实验室的诉求,高校实验室应该一直紧跟“双创”背景的脚步,对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好现有的实验资源,探索出让学生“双创”能力有所提高的服务方式。本文作者作出了一些尝试。
        一、“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服务创新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专家以及学者意识到人才培养不单单要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对学生进行服务。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其中,对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有效促进“双创”教育
        就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双创”理念,其中提出的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让高校大力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释放创业活力。提高高校实验室的服务水平,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服务,一方面,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高校的综合教育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也是“双创”教育一直以来所推崇的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了更有利于“双创”的环境,让学生在更自由的环境里,享受更贴心和到位的服务,才能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可以有效的促进“双创”教育。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希望能够独立的去进行实践并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的高校实验室却并没有对学生提供更贴切更到位的服务,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自身的才能和才华不能被很好的施展出来,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对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进行创新,呼应“双创”理念中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他们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高校 “双创”型人才
        高校实验室一直都是培养创业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对于实验室的要求,不止需要完备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硬件设备,实验室拥有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最先进高端的硬件设备固然能培育出许多创新创业型人才,但是,前面提到,实验室服务质量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来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当对实验室的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时,老师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高校实验室服务的现状
        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不仅影响着“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影响着高校的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使用实验室时渴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可以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服务的现状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高校实验室服务对象及范围
        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校内的教师、科研人员及校内学生,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其服务范围是不同的。比如理工类实验室,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设备,配备的实验教师都比较具有专业性和专一性,且一种实验室一般对应一种专业或者交叉学科专业的学生,主要是针对有理工类专业背景的学生服务,而不会服务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财经类实验室,不具有太强的专业性和专一性,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一种实验室可以为全校的学生服务,很多不同的专业都能互相交叉和贯通,共享多种类型的实验室。
        (二)高校实验室服务方式及内容
        目前高校实验室主要是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课程的需求,师生、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硬件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实验室的一些不断更新且应该立即公布的情况,大多数高校通过学校实验室官网渠道来进行发布,或者不经常发布。当有学生需要使用实验室或者借用实验室时,大多数高校仍然要经过纸质化的程序,经过多处部门的同意和盖章签字,才能获得该实验室暂时的使用权和借用权。
        (三)实验室管理模式
        首先,高校实验室服务管理具有明显的定量性、规范性特征,通过规范化和定量化的管理操作并结合规章制度来控制高校实验室的利用和运行。其次,许多高校对于实验室的服务管理多为单向度的垂直式管理,由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而他们比较偏重于对实验室实验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师生既是管理对象,同时也是服务对象。


参与实验实训的主体是师生,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师生之间表现多为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关系[3]。
        三、高校实验室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滞后
        高校设备运行管理应从高校师生出发。当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较为僵化式,比较滞后,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多停留在对实验室设备和设施的管理上,而非考虑对学生的服务上。实验室管理人员持有一种只要设备完好,实验不出事故就万事大吉的态度,对于师生及其互动实验却不够重视。而高校实验室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大家都是互相平等的地位,这也就决定了其管理模式不能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式管理,而是要实现互动式的民主管理,因而,实验室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参与实验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协商、互动、认同等方式来共同实现对实验室的综合性管理[4]。
        (二)服务方式单一
        高校长期单一的服务方式不仅会让服务人员产生随意敷衍的心理,更加不注重提升实验室的服务,而且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室缺乏活力与生机,没有吸引力,给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不便,也并不能去建设好实验室,扩大实验室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
        (三)服务内容不足
        当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内容大部分是针对课程上的实验教学,服务内容较为单调,实验室的第二课堂的建设还不够充分,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高校实验室的特色化多样化的需求。整个实验室陷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缺乏生机与活力,对于实验室有需要或者想获取更多有关实验室知识的学生由于服务内容的有限,并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5]。
        四、“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服务创新
        高校实验室服务创新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户始终是实验室开展各项服务的中心,应始终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致力于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6]。双创背景下,作为学校实验教学中心的高校实验室理当顺应形势,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去,主动接触用户,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现有实验室都是由学校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负责管理,而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采用教师与大学生共同管理模式,可以招聘大学生作为实验室管理助理, 学生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会让学生有一种更加贴近和不一样的感觉。学生助理每天轮流值班,只需负责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比如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耗材情况做记录, 维持实验室日常秩序,对使用实验室的学生的反馈情况做记录等工作。而教师主要负责实验指导、相关技术培训以及解决实验室突发状况,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这种实验室管理方式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可以给大学生的实验提供一个更自由的氛围,并增加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室的态度,实验室的不足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从而可以很好的提高实验室的使用价值。
        (二)实验室运行模式创新
        高校实验室目前单一活动形式和偏于课程化的活动内容需要改革,可以在实验室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影视欣赏、英语角,电子竞技等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让社团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在实验室来组织,这样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实验室环境;不定时在实验室开展讲座,开设科研探究课,刺激大学生对于实验室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还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关实验室的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实验室并参与进来;还有学校实验中心可以招募一批热爱实验室的优秀大学生,组成一支义务的实验室讲解队伍,负责不定时承办各种讲解活动,邀请各个班级的学生前来实验室,对他们进行实验室有关情况的讲解,激发他们对实验室的兴趣。实验室不仅仅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一种严谨,认真,细致,规范的态度体现,在实验室的服务机制的某些方面上也可以像图书馆那样提供给学生更为细致的服务。例如在实验室功能间的整体规划与布置上,也可以布置一些个人学习区、团体研讨区这样的实验室,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实验室不同功能的划分;还可以布置一些让人比较舒适惬意的公共实验室,里面提供沙发,茶水,书报,杂志等等,这样的实验室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气氛,能够让在实验室学习忙碌之后的老师和学生得到另外一种放松的感觉,也可以供师生在里面学习,读书,看报,喝茶,度过一段幽静闲适的时光。
        (三)实验室网络平台创新,实现多客户端服务
        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在网络平台上开通的服务渠道较少,例如在实验室的官网上缺乏设置像用户意见箱、网上咨询台,论坛,远程学习、在线答疑、交流合作等栏目,这样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室的看法和意见,学生对于实验室的动向,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利用到实验室的资源,也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可以构造一个很好的氛围。还有可以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的开通与运营等,给用户增加多种服务的方式,实现多种客户端服务,加强平时学校与用户的互动,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实验室应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式服务模式。学生也可以采用微博、微信或者其他的app软件平台来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实时动态,运行状态,使用预约,数据统计等信息,程序不再限于纸质化,需要使用实验室或者借用实验室的学生只需在软件平台上进行操作,提交相应真实的信息,经学校实验中心审核后,就即可进行预约,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实验室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方便和快捷。
参考文献:
[1]白秀梅.基于4C市场营销理念的高校实验室服务策略研究[J]. 现代计算机, 2013(14):55-57.
[2] 温柔.“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营销策略研究[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7:6. [J].
[3]王博.高校“双创”理念发展问题及其路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3):53-56.
[4]梁柏榉.强化服务职能:提高高校实验室利用率的有效途径[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03):126-127.
[5]任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服务创新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68-72.
[6]刘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27(7):136-13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基于CDIO模式(2018401);
湖北经济学院教研项目:地方高校面向卓越工程师的“5C”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2015013);
湖北经济学院教研项目:“云平台”背景下软件操作类实验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D2020007;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多样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2015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