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梁毅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梁毅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而改善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重庆市铁路中学校  梁毅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而改善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现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望对教学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走在了改革的前沿。因此,身处语文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就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与教学实践,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师生对文本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问题所在
        (一)情境教学备受忽视
        新课改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及方式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重知轻能”,以追求学生考试分数最大化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准,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方式单一,认为情境教学会让学生忽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其实,如此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抵触心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充耳不闻,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长此以往,课堂教学会越来越乏味,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
        (二)情境教学缺乏严谨性
        初中学生自然也是明白在课堂上需要师生配合,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良好时语文学习效率也较高。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学课时较多且体系庞杂,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缺乏针对性,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十分不明显。具体来说,就是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情境教学只限于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的利用上,没有真正研究其与上课内容的关联性。这和教师的情境设计不合理有关,同时也是自身对课堂教学的准备缺乏严谨性的表现,导致情境教学流于表面。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否成功不仅决定着本节课的成败,而且影响着学生对本科目的好恶程度。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寻找最佳方案,设计出一个漂亮而精彩的开头。而创设游戏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只有成功导入,学生在一开始才能紧紧地被吸引住,如此就能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笔者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竞赛做游戏。笔者提前在几张纸条上写好让学生需要制造出的几种大自然中的声响,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同学来做,再推选一个同学蒙着眼睛听,比一比看哪一组猜对得最多。


最后,笔者才揭示游戏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能猜到这些声响是因为我们熟悉它们,是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声音。可是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细微的声音是我们平时很难听到的,但是它们依然存在,有了这些声响,大自然才变得魅力无穷。然后笔者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引入课文……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二)音乐渲染,丰富情境
        对于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更多的人会把它当作一门抒情学科,事实上也恰恰如此。就初中语文课本而言,入选的课文更多是抒情意味较为厚重的文章,单纯的实物情境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此时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借用音乐进行情境的创设。音乐本身就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同文字一样,不同的是,音乐是可感的,而文字很多时候却只是可视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更偏爱可感的事物,如此一来教师不妨把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媒介。
        例如,在正式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古诗之前,笔者先播放了一首和肃杀的冬天或深秋相关的音乐,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张有关冬天和深秋之景的图片,用音乐的感染力促使学生沉浸于深秋或冬日的寒冷、肃杀氛围之中。从而得以体会到在那样寒冷的日子里没有一个安定的栖身之所是一件多么难熬的事。之后再进行授课。又如,在讲授《背影》一文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父亲》,学生在歌词中、旋律中进一步领会了深厚坚韧的父爱。
        (三)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角色扮演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模拟或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或模拟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进行表演,从中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角色扮演让学生真切地进入文本之中,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此外,角色扮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局限于文本形式,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是很难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但有一部分课文却是适合使用角色扮演来创设教学情境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与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相关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文本中的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学生扮演小记者,有的学生扮演跳水姑娘吕伟,还有的学生扮演一艘航母航载战斗机,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特别强烈。之后,笔者再为学生讲解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要点,学生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霞.发挥情境引力 增强教学魅力——情境教学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28-30.
[1]王彦新.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汉字文化,2020(12):102-103.
[1]吴玲玲,刘海平.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233-235+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