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生自我管理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蒋高玲
[导读]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标志。自我管理是中职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中职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蒋高玲

摘要: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标志。自我管理是中职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中职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从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意义、自我管理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升自我管理素养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核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除了社会大环境和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管理。对在校学生而言,学校对学生教育要产生效果的前提是学生能够认同和接受教育行为;在学校教育之外,学生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可见,自我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因此,培养中职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必然要求,自我管理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无论是学生的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实践,乃至未来的工作,核心素养永远是职业需要的基础,中职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面向学生的职业需要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索养,应当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
        2.自我管理素养
        自我管理素养是指个体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通过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主动对思维、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管理、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到目标的持续行动力[2]。“自我管理素养”是教育部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八个要点之一,该素养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而且也会对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自我管理素养是中职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中职生正处于自主意识增强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只依靠监督和惩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过分的监督和惩罚会增加中职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学校管理的效果。只有以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引导中职生进行合理的自我监控,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自我激励,促使中职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以实现管理育人的教育功能。
        2.提升自我管理素养是中职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对于中职生来说,只有在学校期间就开始锻炼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学校生活与学习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积极找寻自己在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方面的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毕业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才能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实现终身发展。
        3.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中职生不仅需要掌握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逐步贏得他人的尊重,通过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我。因此,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中职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4.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潜能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加强中职生自我管理,就需要全面有效有效地激发中职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中职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1.中职生自我管理现状
        (1)学习成绩不理想
        中职生成绩普遍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课和晚自习玩手机现象严重。此外,中职生没有学习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对学习存在厌学现象。
        (2)生活习惯不佳
        生活管理能力比较差,宿舍和班级的卫生状况普遍比较糟糕,打扫卫生没有自觉性、很被动,需要老师时常提醒才会行动。


还有一些学生出现生活透支的现象甚至需要班主任监督学生合理使用生活费。
        (3)时间观念不强
        对于时间,没有合理安排。有时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即使按时完成,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用手机来打发时间的现象,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
        (4)情绪管理能力差
        易冲动,暴躁。对自己的情绪管控能力比较差,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打架斗殴。对于自己的情绪认知不足,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
        2.影响因素
        (1)自身原因
        自我认知度低、自我角色不够明确。自强自律意识差,自身惰性大。没有目标,缺乏规划。时间管理能力不强,情绪管理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自省及提升自我的能力。从初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节奏没有那么紧迫,自己把控的时间相对之前多了许多,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外界影响
        家庭: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宠爱,从小没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有些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有家长对于学生的素养培养漠不关心;抑或有些家长本身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学校:中职学校一半以上学生属于双差生,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许多同学上课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等。而对于中职生这个年龄阶段,同辈影响较大。
        社会:因信息时代,学生接收信息更方便快捷,一些不良行为和风气,极易影响学生。尤其是各种短视频,各种网络信息,让学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四、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的路径
        1.学生做好自我管理的主人
        中职生要提升自我管理素养,很大程度取决于中职生是否有主动参与到自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态度和行动。能否做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和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及时有效地协调内外部关系,持之以恒地激励和提升自我,自觉严格地反省和控制自我,做时间的主人,情绪的主人,做自我管理的主人。
        2. 学校做好自我管理的教育
        面向全体,正面教育。因人施教,分类管理。校风建设,润物无声。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加强校风建设有利于中职生实现自我管理。学风和师风是校风最集中的表现。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渠道来促进中职生自我管理。
        3.家庭做好自我管理的表率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因此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放学后的家庭教育
        4.社会做好自我管理宣传
        培根说过:“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一方面社会对中职生的认同感给他们以信心。另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激励中职生内化自律自强的力量。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生产、生活的节奏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中职生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管理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中职生的自我管理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息息相关,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正面引导,更需要学生本人从认知自我、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习惯养成及自我反省与提升方面多做努力。
参考文献:
[1]申起梅.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电子专业为例[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48-49.
[2]李翠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调查研究——以烟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鲁东大学,2015.
[3]高冲.主题班会在中职生自我管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8.
[4]张海峰,郑楚云;自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0:103-125.
[5]赵婉伊.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