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姜愈峰
[导读]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增强化学课程的魅力,促使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  姜愈峰

摘要: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增强化学课程的魅力,促使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探究
        前言
        “知识源于生活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贯穿到我们衣食住行之中。像日常用的食品、药物、服饰、能源、材料等必需品中均渗透了化学技术,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初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内容的增多,知识点的繁杂,学习难度的加大,更需要学生具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能力,这也让学生学习化学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学生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面对九门学课和各学科知识点的不断升级,让每位同学疲于应付,在新高考改革的大环境下,由于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喜好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若化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寻求改革创新的话,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形象化的生活知识,让学生能学有所用,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这将是所有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发现化学与生活的认知态度与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然而,目前高中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应对高考压力及升学率,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未回归本真,仍就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理论轻实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阐述与解题思路的过程梳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对21世纪知识更迭,网络信息资源爆炸的时代早已不起作用,而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和目标在于化学教学应将学生的个人认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实践中探究化学,加强知识体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方法
        1.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境
        在很多时候教师引出知识时都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出发,令学生感到生涩无味,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师提出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师在引入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知识点时可联系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现象,此时引入炸药爆炸,金属腐蚀、溶洞的形成、镁条燃烧、食物腐败等引导学生得出以上均是化学变化,但反应的快慢不一样,接着抛砖引玉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得出观察反应快慢的方法有①冒气泡的快慢;②固体量的改变;③浑浊程度;④颜色变化;⑤温度变化等,此时我们就可以得用来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程度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并类比物理中学过的速度,这让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为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开展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课,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密切。很多学生甚至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司空见惯,基于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常见的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中。例如,教师在讲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可引入市面上常卖的开心果有暗黄色和白色,但两者的价格却相差较大,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白色的开心果更受青睐,其一颜色洁白有光泽看着更新鲜,其二价格便宜,而实际上这些色泽鲜艳的开心果是经过二氧化硫的处理才完成变身,这个时候让学生来质疑并解答其中的秘密,通过抽丝剥茧引出二氧化硫能使有色物质褪色,体现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样知识点也介绍了,更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启发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并留意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一些现象。
        3.布置生活化的化学课外作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课。例如:教师在介绍铜锌稀硫酸原电池时怎么组装原电池,原电池为例怎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将课堂的演示实验从药品选择、实验仪器的搭建等一系列完整的演示给学生看,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这样势必会让有趣的课堂显得沉闷乏味,学生更像是旁观者。基于此,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化学课外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就地取材自己组装水果电池,这样既将课堂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小结
        总之,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知识引入到课堂,也就是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才能不断增强化学课程的魅力,让化学知识打破传统的意识形态,使其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04).
[2] 陆蔚华. 论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2014(12):83-83.
[3] 王星卓, 杨晓军, 李夏维.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 476(16):19.
作者简介:姜愈峰(1990- ),女,湖北武汉人  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