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分析 李宗梁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宗梁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6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道路硬化的特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雨水的渗透率。不合理设计城市道路会影响城市道路的渗透能力,并导致地表径流增加。一旦雨量很大,就会发生严重的涝灾。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框架内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吸水,储水,排水和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转化。从而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减少城市内涝,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并为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道路设计
        1、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接连出现城市雨水泛滥的问题,但仍有许多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水资源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如果不能适当地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城市地表径流将大大增加。这将导致水污染,进而导致不良现象,如河流的生态恶化和洪水蓄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发展,海绵城市的出现在缓解缺水问题上也将非常有效。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气候。随着海绵城市的科学应用,市政道路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并确保更有效地利用降水资源。此外,海绵城市对改善城市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日常生活中所需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城市垃圾的产生速度正在加快,这直接加剧了城市污染,影响了城市的生存能力。通过在海绵城市中采用适当的概念来建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以改善环境并解决诸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之类的问题。
        2.2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在减轻城市排污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开放的城市水和防洪系统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法规。这是“海绵城市”建筑的基本目的。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在有效利用城市雨水资源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它可以吸收和储存雨水,并在必要时直接回收储存的雨水,从而发挥水资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城市化活动,海绵城市概念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建设“海绵城市”既是时间要求,也是做好城市规划的重要途径。
        2.3有利于提高城市街道设计水平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并适应国家提出的现行节能环保政策。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现场实地研究和当地情况,以优化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合理地协调并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公共道路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城市化活动,海绵城市概念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建设“海绵城市”既是时间要求,也是做好城市规划的重要途径。
        3、海绵城市建筑的设计要点
        3.1道路结构设计
        在设计传统的人行道结构时,大多数都不是可渗透的混凝土结构。但是,在建造海绵城市时,我们还需要改进传统的设计理念。我们不仅需要确保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道路使用功能,而且还需要降低噪音[1],降低防滑性和道路水渗透性,以便可以大规模使用。为了提高城市设计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2社区道路美化
        设计道路景观时,不仅要注意路边,还要注意社区内的街道和小径。

尽管没有那么吸引人,但仍必须构建和维护它。减少社区中街道的宽度并不意味着减少街道的宽度,而是增加绿地[2],减少水泥或沥青路面的宽度,并使原始的土路出现,从而可以防止涝灾变得严重,以及提高吸水能力。这将使城市小气候得到改善,增加的道路宽度将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使用额外的空间,雨水可以更快地渗透。
        3.3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塘的设计
        在绿化带回填种植土壤之前,应在绿化带和生态塘的下部建一层过滤层[3],并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不同数量的渗透管,以实现一定的水渗透。填满种植土壤时,在其上撒上陶粒以充分利用渗透管的作用并改善土壤的水分。设计绿化带时,绿化带应尽可能位于道路下方,目的是在雨季期间有效地收集雨水。
        3.4防止内涝和雨水收集
        防涝雨水利用设计过程主要是利用蓄水系统来实现这类水资源的调峰填谷效果。在预防涝灾的过程中,实现了各种水资源的转移,在系统中设置配套设施,并通过管道将收集在城市街道空间的雨水直接储存在储水罐中。如果道路靠近河流,湖泊等周围的自然水环境,则这些水资源可以通过管道系统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水环境中,以有效地存储雨水。纯化的雨水可用于绿色灌溉和现场农业种植,以维持和补充地下水源。
        3.5生态大道美化
        通过生态大道的设计,可以创建中央绿化带的形状,从而可以改善雨水处理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的城市中,主要道路的设计非常广泛,以增加运输的便利性,并且大面积的不透水土壤使雨水难以渗入并导致城市内涝。规划时应设置多条绿色隔离带,不仅承担雨水净化的作用,而且协调城市高速公路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在生活方式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3.6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
        在普通城市的排水系统中,路面上的径流汇聚成横向坡度并最终进入排水管。此设计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造成城市内涝,雨水污染等。修建市政海绵路时,应尽可能增加渗透水的面积。同时,应利用城市的环境特性来渗透或保留雨水,并应充分考虑汇合的时间,同时应适当扩大汇合的时间,这减少了城市的内涝。
        3.7值草沟的建设
        建议在城市道路区域和道路周围绿色区域的中央分隔区或机械非分隔区中建造草沟,作为雨水池,人工湿地和生物保留设施。在直草沟的建设中选择种植用植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当地植被,这样它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对道路区域和水源问题产生一定的免疫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接收和存储大量的土地资源。其次,可以结合种植多种植被,这不仅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且充分适应了城市发展的理念。纸草沟的建设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当地下水资源的存储饱和时,这些设施可以将水资源输送到其他地区,并尽可能地汇聚到一些未饱和的地区。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已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道路的硬化越来越严重,这也削弱了雨水渗透的能力。在某些城市,当雨量很大时,在雨季会导致城市严重的涝灾。因此,对于当前的城市街道建设,有必要在规划中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以在减少城市涝灾和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嘉英.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8(10).
        [2]赵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5).
        [3]李佳慧.“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11).
        [4]杨德龙.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