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远卓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深,从而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农村的土地规划工作已势在必行。所以一方面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农村土地的规划管理。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农村土地规划的原则,以及当前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土地规划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了解与分析,来进一步研究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规划分析
前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开发商,使得有关部门开始对农村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的土地价格被炒得很高。而这就使得一些人在高额经济利润的推动下,更加盲目、过度地开发农村的土地资源[1]。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的面积都比较大,所以一旦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土地资源遭到严重浪费的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3]。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也为了践行我国一直以来的“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尤为重要[4]。
1.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在其的推动下,还出现了一批,互联网小镇、城郊卫星城、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等。但是在整个过程之中,也不乏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由于过度的开发与利用,使得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源已不堪其重。同时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缺乏相关的法律与维权意识,这就使得在对农村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交易时,即使有些做法已经损害了农民自身的利益,但是农民也无法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农村土地规划面临着如何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如何落实全方位贯彻落实相关管理规定,以及如何要求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按规章制度办事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当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非常需要相关方针政策的引导。
2.农村土地规划的管理原则
2.1农业生产优先原则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要求,有关部门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工作时,要坚持农业生产优先的原则。从而避免出现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占用农田的现象。一直以来我国在国土总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仅有0.08公顷。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为了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在开展任何工程时,都要以农村土地规划的管理工作为主,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2.2土地节约原则
在进行对农村土地的规划工作时,也要遵守节约土地的原则。其实不光是土地资源,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应该要有节约意识。在当前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如果相关人员不遵守节约原则,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严重破坏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3因地制宜原则
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的规划工作时,不能只局限于上级的指示,还应该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在保持各地农村土地自身特性的同时,还能将其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新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其在发展阶段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其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权、所属权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在进行土地规划工作时非常容易引起经济纠纷。第二,因为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所以也使得的农村承包土地等相关制度的权责也变得不明确,而这样的不明确会直接影响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而以上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3.2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缺乏专业的土地交易平台,导致私下售卖交易的活动越来越多,从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另一个是由于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复杂,从而往往出现买卖双方所获得的交易信息不一致,导致交易不能正常进行下去。而不管是出现以上哪两种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的交易秩序,进而影响交易的公平性。
3.3政府的监督水平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源主要都掌握在各地政府手里,所以国家是不直接参与相关的规划工作的,再加上面对如此高额的经济利益,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因为没有经受住诱惑,从而导致“官商勾结”的现象严重,而这些就是因为当前政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才使得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相关措施
4.1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在新型城镇化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土地,就要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管理制度,从而通过这一方式,统一相关的土地制度与标准,以及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优化,进而提高农村土地的管理水平。
4.2完善土地资源市场机制
完善土地资源市场机制,首先要建立相关的服务平台,从而规范农村土地的交易行为,其次,加大对农民相关法律的普及教育,从而在增强其维权意识的同时,使其不再处于交易活动中的被动地位。
4.3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共同建立土地管理平台,对土地规划过程中的实际用地情况进行调查、监督和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从而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出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二是,加强基层土地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在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能加强其得综合素养。
5.结语
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工作对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而且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如辉.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2017-12-25.
[2]毛德爱.关于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探析[J].科教导刊,2015(28):126
[3]张士岐.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乡村科技,2019,12:35-36.
[4]毛泽剑.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规划管理[J].建材与装 饰,2019,2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