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松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中学 355500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完善核心素养。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多种授课手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式阅读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本篇文章就是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策略的应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应用
引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不但要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这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授课方式,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教法多样,为了加强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语文的能力,打造高效的高质量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课题实践,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组织小组开展群文学习,在分享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中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在群文阅读互助学习中为同学们创设语言应用环境,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同学们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掌握。组织小组进行群文学习,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能使其在探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语言表达优势,以这样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消息二则》这一课的课文时,该课的两则消息都是新闻,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到新闻的作用以及其写作的形式,老师就要组织大家能够进行小组学习,组内进行分工阅读,通过对多则新闻消息的阅读,具体详细了解新闻文体的特点和语言组织的知识,之后组内小组成员自行进行讨论,互相分享彼此的意见,通过这一互助分享模式帮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使同学们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逐渐有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二、组织学生搜集群文素材,在互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老师在授课中要注重同学们的学习感受,能够根据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引导,组织同学们能够在阅读中对正在阅读的文章进行讨论和理解,使其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搜集群文素材并对相关的文本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其中的阅读材料和信息进行良好的整理,整合。搜集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欣赏能力培养的过程,让他们相互学习各自搜集的素材,就是学习和评价他人的欣赏能力,有效地完成创造性的阅读 [2]。
例如,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中,教师需要组织大家共同搜集其他的相似文章或者素材,同学们可以自行进行分组,采取互助的方式,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其他的关于描写母亲的文章,或者找到一些相关的音乐歌曲以及片段;老师可以看看哪一组同学找到的素材资料更加丰富,运用这些素材对同学们进行辅助教学,让大家能够在找补素材和分享素材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全面地思考和探析,并深刻感受到文章当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群文阅读中根据其他同学提供的不同群文素材,学习从不同侧面,主次欣赏文章,这样在不自觉的学习中促进了自身欣赏能力提高。
三、组织有比较的群文阅读,在对比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充分注重引导同学们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并学会应用语言描述出自己想像中的美好事物。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能够从意境、画面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文学之美。因此教师要借助群文阅读感受的前后对比,激发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使其在自主阅读赏析中体会教材当中的课文之美[3],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篇文章时,老师事先要整理出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供同学们进行阅读,让大家课前自主预习,之后再通过多媒体为同学播放有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从视觉上直观性地展现出整体的苏州园林的风貌。接着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应用语言说明预习时想象的“苏州园林”和看完视频后的“苏州园林”的风貌异同。在教学中开展这种对比式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和方式同其他同学比,和教学的课文比,和视频比,在一次次比较中,感受到课文的整体内容,感受到文字蕴含的魅力,感受到同学和自己不同的想象能力。进而丰富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四、组织经典阅读的群文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材当中具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师在授课中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组织大家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搜集,整合。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促使其在活动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中,老师设定学习目标,让大家找一找其他诗人创作的黄鹤楼诗句或者其他诗人描述的名胜古迹文章进行阅读。而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分享心得,借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如通过学习崔颢的《黄鹤楼》,学会了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这样同学们即学会了学习,又有效促进他们文化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时代语文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开展教学,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以群文阅读为媒介学生分享,互学,在对比和活动中,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其自身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建梅.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及实践意义探究[J].甘肃教育,2020(24):72-73.
[2]曹斌.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2020(49):30.
[3]张锡刚.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21(01):47-48.
注:(课题立项批准号FJNDKY20—30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