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亮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良光镇中心小学 525131
摘要:教育事业的成熟和完善是一个国家富强的直接表现形式,在新课改的不断改进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题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能够进行深度的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深度地去学习,这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将简要分析一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广大的语文教育者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浪潮曾经停歇过。但现在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学校教育最迫切和最根本的方向。[1]当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同时,因为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特性,所以各学科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也不尽相同。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的则是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目前,世界上对于深度学习主流的学说解释有三种,分别是“学习方式说”、“学习过程说”和“学习结果说”。[2]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深度学习首先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发展其能够“整体”“局部”一起抓的能力,发展其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思维,发展其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发展其主动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等。而本文所论述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一种深层次、广范围、多角度、高效化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的表现有:能够把握整体思想,能够举一反三且学以致用,能够主动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等。与深度学习相对的概念则是,只满足于知识表面化、碎片化的浅层次学习。所以,教师需要攻克的教学任务则成为如何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将分享三种学习方法供广大教育者作为参考。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点”和“面”相结合的阅读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过度地关注局部的词句,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去理解整体文章和自主表达的培养。这样局部词句的阅读是不能够称为深度学习的,在这类错误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对全文进行一个整体理解,更无法理解文章深层的意思。那么如何避免过度关注局部词句的阅读呢?这就需要进行文章全面、整体的阅读。学生如果不能够整体地进行学习,就像盲人摸象时会出现认知的偏差,甚至会产生断章取义的意思等。所以总的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学生以小看大,以大看小,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课文的学习。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细听全文,并且思考文中各段落之间的内容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还能全面把握每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情况。
之后,教师再把需要强调的地方让学生重点注意。如此方能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全面把握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从“粗”到“细”,从“点”到“面”的全方位抓住文章的全部重点。
(二)课堂内外的相互链接
深度学习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要求,同样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事实证明,教学之所以普遍被安排在课堂上,可想而知课堂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堂内的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得的学习加速器。在课堂内,有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类的学习方法。对于有了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今后其自主学习的过程将会是如鱼得水。目前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知识不会运用的情况,这正是因为教师把学习方法仅限在了课堂中,而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所以学生在出了课堂之后并不能灵活运用教师所讲解的学习方法,这同样不能算是一种深度学习。一般课堂内,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朗读、默读、通读或精读等阅读方法来学习文章。但为了让学生更为熟练地运用这些阅读方法进行有效地自主阅读,教师就需要额外地让学生去课外阅读一些相似的内容。这时教师要有所建议有目的地让学生去阅读,不然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建议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精选少量的文章让学生去认真阅读,运用课堂内掌握了的阅读方法来自主地阅读和学习。只要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三)发掘学生主观能动性
目前教育部门提倡学生学习要从被动转为主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当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的学习思维方式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进一步增强,使他们会不断地深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挖掘学生身上的学习动力,就必须给予其自发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教师在进行《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拿着问题找答案”的方式,比如,教师在板书课题后,询问学生“长征时红军怕不怕累?怕不怕难?”这种询问方式使学生的阅读欲望被激发出来。以自主学习为方向,学生就能慢慢积累出自己的丰富语言知识,搭建其自己的学习框架。如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点到面的阅读理解文章,在课堂内外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最终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凭借这样的深度学习方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核心素养”培养一定会为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并全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朱永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究.”福建教育研究.(2020):16-17.
[2]王蓉.““审美阅读视域下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2020):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