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周琴
[导读] 审美鉴赏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周琴
        四川省简阳市金马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408
        摘要:审美鉴赏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落实情况也并不理想,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展开探究,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小学语文;路径
        引言: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同样也是兼具审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等多层次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合理的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其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审美鉴赏作为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响应教育的号召,做好审美教育工作。
        一、合理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审美素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时,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发现的美也不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看待事物时角度也往往不同。为此,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其审美素养,应合理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其通过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受到启发,将美育元素更好的挖掘出来[1]。举例来说,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整体内容并把握重点词语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友爱团结及其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到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其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等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应先利用多媒体将“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等词语展示出来,让小组成员借助工具书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之后阅读课文说一说通过阅读文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有的小组认为:“通过阅读文章感受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小组则认为:“通过阅读文章知道了小学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学生在经过讨论后会在其中发现美,作者描写了其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等场景,来赞美这所美丽的民族小学。
        二、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美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强,在感知事物时较为片面,很难客观且全面的理解其中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美,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枯燥且抽象的文字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提高学习效率有较大的帮助[2]。举例来说,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上学歌》,并让其思考“在上学的路上,是否留意过周围的景色?”,从而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背着书包上学时,被门前的水泥道深深的吸引了,让我们来一起感受这份美吧!”而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重感官,让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快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并感受到其中的美。
        三、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审美能力
        新课改后倡导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开展审美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引导其发现美和感悟美,还要引导其学会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审美能力,并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其与写作指导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就是培养个性化的过程,同时有利于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老屋的慈祥与宽厚,并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同时,教师在分析并讲解完课文内容后,还可以将其作为主题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如“大家课后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想一想还会有谁遇到困难,需要老屋的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再将其写下来。”写作过程中不要为学生设置固定的模板或是规矩,而是要让其就自身感悟写出真情实感,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化都可以在写作中得到发挥,从而展现出更加与众不同的美,并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为了将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并逐渐渗透审美教育。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观察,更有计划的使用教学手段,促进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仲启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突破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87.
        [2]舒明明.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