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陈祥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陈祥
        犍为县玉屏中心小学 6144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是基础性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贯穿于人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始终,这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应该停留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层面,更应该发挥其学科优势,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本文将围绕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这一论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理论是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思想、智力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论。语文学科因为其自身就是培育人思想道德和人文情怀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立足教材,结合语文知识开展生命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是应该专业教师的反复修改和编写的,在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生命思想。虽然小学生的年级尚小,但他们作为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一定的想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育人和育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讲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人”,在备课时,应该仔细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生命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使学生简单地停留在完成阅读文字的环节,更应该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人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其联想自己的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将生命思想做到内化吸收[1]。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昆虫》两课的教学时,可以渗透生命思想。比如《燕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身互黑的羽毛,已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小燕子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学生保护身边的小燕子,不要伤害它们,可以说:“同学们,大家看到的小燕子虽然看起来黑黑的,没有其他的小鸟好看,但是能够捕食蚊子、苍蝇这样的害虫,是一种益鸟,所以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小燕子不要伤害它们。”
        二、将生活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文章中的灵感和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生命在于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有许多有关生命的道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生命。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纳入了许多有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文章,教师应该为学生深度剖析文章中所体现的生命的本质,再将其联想生活实际,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体会生命的意义,从而引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吸收生命观念[2]。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陶罐与铁罐》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完成基本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后,带领学生体会本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思想。《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童话故事,生活在国王御厨中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瞧不起陶罐,但二者被埋在土里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变得毫无价值。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本篇文章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要懂得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和睦相处。并且鼓励学生将这个生命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互相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合理提出改正意见。
        三、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固然蕴含着许多生命道理,但是如果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内容是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体现的生命思想进行拓展,可以备课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其他教师一起讨论、查阅相关书籍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具体内容呈现出来[3]。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生命理论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纸的发明》一课的教学时,也可以渗透生命思想。虽然本文主要介绍的内容是纸的发明过程和造纸术对世界的重要影响,语言也十分简练,但是教师可以相学生讲述纸在发明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比如,“蔡侯纸”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结束了在竹简和锦帛上写字绘画的历史,但到东汉后期,有一位叫做左伯的书法家,对“蔡伦纸”做了改进,制造出了纸质细腻均匀的书写纸,人称为“左伯纸”。通过以上的说明,学生会了解到纸的发明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先要有所成就,必须有开拓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的生命教育上需要承担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较为薄弱的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思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武银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J].考试周刊,2019(50):63.
        [2]张娜,郭晓燕.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8(29):33-34.
        [3]陈海群.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8(03):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