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丽
墨脱县教育局860700
摘要: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自制力也较差,所以大部分幼儿对学习是不感兴趣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用游戏来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将游戏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运用与融合,帮助幼儿学习。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运用与融合
引言:幼儿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关乎到幼儿未来的长久发展,所以,在对幼儿的教育上,需要幼儿教师负起责任来。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一)教师要树立起游戏教学的意识
游戏在教育教学中所带来的作用是重大且深远的,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更应该树立起游戏教学的意识,我们都知道,幼儿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所以运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再好不过了[1]。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该将游戏渗透进去,运用游戏的新鲜性来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要掌握好适当的教学方法。游戏的设置应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将幼儿的发展放在主体位置,利用游戏教学法帮助幼儿完成学习。教师树立起游戏教学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置身游戏的情景中,更容易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一些道理,提高幼儿的理解力。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畅享曲中的“认识b、p、m、f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树立起游戏教学的意识,在幼儿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时,教师可以开展让幼儿找b、p、m、f的小游戏,让幼儿仔细的观察身边有没有形状类似于b、p、m、f的小东西,帮助幼儿积极的观察生活、回忆生活。同时也能加深幼儿对b、p、m、f的认识,引导幼儿记住这些字母和读音,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字母形状的东西来巩固幼儿的记忆,帮助幼儿持久的记住所学习的知识。
(二)将游戏植入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要让每一个幼儿快乐学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随着而来的是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所以综合来说,幼儿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鉴于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去引导幼儿学习。将游戏植入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就是一种合适且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让幼儿快乐且主动的学习,通过课上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在幼儿表现出疲倦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游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去帮助幼儿回归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特别的夏天中的“树真好”时,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习惯。但幼儿的思想发展尚且不够成熟,他们无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进行这种课的讲授时,如果教学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理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做一些手工树,让幼儿间接感受到植树的奥妙之处。教师这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明确保护树木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扯掉手工树的树杈的方式来让幼儿了解破坏树木的错误做法。通过手工制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这种游戏教学的模式也比较容易让幼儿接受,幼儿很容易乐在其中。
(三)设置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很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和动画片里的动作。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通过设置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幼儿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角色演绎时间,使幼儿能充分的表现自己并且突出所扮演角色的特点[2]。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设计时,教师要充分以幼儿为主体,围绕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教师要让幼儿自主的选择想扮演的角色,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对幼儿的动作和语言进行对应的指导,帮助幼儿顺利理解角色内涵。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幼儿园中的“盲人摸象”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述课文中描述的故事,在幼儿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幼儿复述故事,下一步就是让幼儿扮演盲人,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制作一个手工象,增加幼儿角色扮演的逼真度。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掌握盲人的肢体语言,这也就是从深层次上理解盲人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幼儿明确这则故事的延伸意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一些道理,从而丰富幼儿的见识[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该充分运用游戏的作用,通过游戏带动幼儿进行学习,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的设定上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郑蔚.浅谈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具体措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63-64.
[2]王燕.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9.
[3]魏兰梅,郑娟.试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J].家教世界,2020(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