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葵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金庙初级中学
摘要: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培育背景下,于教学实践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师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践渗透策略,旨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诞生于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并传承至今的重要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既是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又是增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于这项渗透工作的重视力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教材是授课过程中师生共用的基本工具,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挖掘,通过研读教材找准传统文化渗透切入点,并按照科学的标准对教材中包含的文化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延伸与拓展,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并完善其知识体系,开拓其文化视野,增强其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主要有古代诗文、传统节日、汉字书法、传统民俗等多个类比,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充分认识这些模块的价值并进行相应的渗透活动。例如,在进行《世说新语》两则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世说新语》创作的时代背景出发,向学生介绍魏晋时期的“清谈”风气,增进其对于“魏晋风流”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包含的其他故事,从而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延伸拓展,达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体系的目的。
二、加强文化情境创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诞生于生活和实践的文化,为此,教师在进行渗透实践时,应重视将生活化的素材与内容引入课堂,创设相应的情境,在情境中调动学生对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进行联想和回顾、进行思考和探索,并鼓励其进行交流分享,从而取得良好的渗透效果[2]。例如,在进行《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想学生分享自己关于文化遗产的真实生活经历,比如参观遗产博物馆、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前往遗产景观景区游玩等,在这一过程中引出“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定义,并调动学生说出自己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生活经历和感想体悟。之后,教师再应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本地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进一步拓展其视野,丰富其关于本地文化发展情况的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授课效果。
此外,临近传统节日时,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分享自己关于各个节日的记忆和感受,并介绍与该节日相关风俗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
三、应用信息教育技术
信息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借助信息教育技术,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关于传统文化的图像、文字材料、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素材和资源,从而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授课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充分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切实增强其学习兴趣,有效改善渗透效果[3]。为此,教师应重视对海量的网路素材与资源进行甄别和筛选,力求选出兼具渗透针对性与生动趣味性的内容,从而提高整体渗透水平。例如,在进行《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古诗词的朗诵音频和相关的动画视频,以此构建出一个“古诗词世界”,有效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跟着朗诵音频一起朗读古诗词,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进一步增强其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与此同时,通过播放视频增进学生对于古诗词相关文化知识及创作背景的了解,推动其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去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容,从而深化其对于古诗词思想主旨的理解,增强渗透实效性。
四、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最终应落实于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过程中增进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中华优秀古诗词”朗诵比赛,调动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作为朗诵对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诵联系,注意结合该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思想主旨和文化意蕴进行朗读,并练习节奏和韵律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形成对于古诗词的热爱,提高其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结束语:
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提高对于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重视力度,重视落实好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渗透切入点、加强文化情境创设、高效应用信息教育技术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等策略,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水平,达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目的,切实改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90.
[2]魏玉华.传承传统文化,链接古今——以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为例[J].品位经典,2021(01):129-131.
[3]闫永萍.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才智,2020(1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