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读题审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蓝利君
[导读]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蓝利君
        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小学 浙江 丽水 323900
        摘要: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而读题审题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这对其数学成绩、学习能力等的提升都是极为有利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读题审题能力
        读题审题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之时曾见过这样的情况,某个小学生听课认真、思维灵活,考试成绩却总不如意,究其原因在于其读题审题能力较差,考试之时经常出现理解错题意的情况,以致原本会做的题全部做错。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小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引导小学生在读题审题之时能够口、眼、手、脑并用,真正理解清楚题意,这样才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答出该问题。而现实情况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加强其对小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视,从而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升。
        一、培养良好的读题习惯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做题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小学生读了一遍题就说自己不会做,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时要求其先读两遍题目,结果小学生读完题目又发现自己会做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小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只读了一遍题目就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始做题,这样答题错误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读题习惯,要求其读题三遍之后再开始做题。第一遍主要是概览题意,第二遍则是要能够解释清楚题意,第三遍则是要能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点、数量关系。这样在读题三遍之后,小学生对题目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把握了题目中的关键点和数量关系,这样只要联系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就能比较顺利的解出题目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让小学生在读题审题之时快速准确的抓住题目的关键点,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就要培养其在读题时咬文嚼字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咬文嚼字就是要让其在读题之时能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甚或是句子,并且能够比较准确的理解其意。如在下列题目中:丽丽有4块巧克力,美美比丽丽的2倍还多3个,你能算一下美美有多少块巧克力吗?小学生仔细读题就会发现,本题的关键句就是“美美比丽丽的2倍还多3个”,这句话非常明确的指出了美美和丽丽的巧克力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明确其关系之后再列式计算就会变的非常简单。当然,为了确保小学生真的以“咬文嚼字”的方式去读题,教师可以要求其将题目中的关键点、数量关系圈画出来,这样既能提醒其在解题时注意这些关键点,又能培养其读题时抓关键点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题目有时不只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而是结合一些图、表等共同呈现,甚至单纯以图、表等形式呈现,而在进行这类题目的审题之时,要求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全面、细致的观察相关的图、表等,并且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正确的解答出题目。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之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小学生学会有针对性的观察,也就是让其将目光集中在关键信息上,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题意。
        如在教学《比较》这一课时,题目主要是比较大小、多少、轻重之类的,而且多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但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审题经验,因此在观察题目时经常会出现偏离重点的情况。比如,教师出示了三块蛋糕的图案,让其比较蛋糕的大小,结果部分小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把重点放在了蛋糕上有几朵花、几颗樱桃上,此时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可以这样对其进行引导“老师现在非常饿,同学们觉得这三块蛋糕我吃哪块才能吃饱啊?”经过这样的引导,很多小学生都会想到,肯定蛋糕越大就越能吃饱,这时他们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比较蛋糕的大小上,从而正确解答出问题答案。
        三、动手操作辅助审题
        由于部分数学题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些图形相关的题目则是要求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在审题之时才能较好的理解题意。但是,部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并不算强,因此在审题时单纯依靠读和看难以理解清楚题意,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以画图、折纸等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辅助审题,将题意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其快速的理解题意并解答问题。
        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个三层楼的小房子,分别住着小鸡、小兔、小鸭三个小伙伴,小兔住在小鸭的上面、小鸡也住在小鸭的上面、小兔还住在小鸡的上面,说一下三个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一层?在进行这道题目的审题时,如果小学生只靠读和看很难清楚的理解题意,但是如果边读边画图,很容易就能理解题意并且找到正确答案。再如在教学《长方体(二)》这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右图中的长方体盒子能装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该长方体盒子的底部宽边、长边分别放置了3个、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竖边则是放置了3个同样的小正方体)?部分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的小学生在审题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其利用一些小正方体积木摆放成图示的样子,这样就能很清楚的理解题意,从而轻松解答出问题答案。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在读题审题之时画图、动手操作的习惯也是极为必要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读题习惯、观察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等方式来辅助审题,这些都能促进其审题效果的提升,为其正确解答问题提供良好的保障。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小学生如何将题目中的文字转化成数学语言,正确的转化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迅速找到该题目与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促使其快速找到题目的正确解法。当然,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持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更多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提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亚馨.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读题与审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3):133-134.
        [2]顾小玮.读题:小学数学有效审题的前置[J].小学时代,2020(06):43-44.
        [3]郭莹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写算,2019(3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