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莫颖德
[导读] 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为了取得理想教学成果,应该将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课堂质量
        莫颖德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中学  547200
        
        摘要: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为了取得理想教学成果,应该将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课堂质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授课方式与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中收获知识,营造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引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改革发展,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探索合理的应用方法,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和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印象,高效的掌握理论。从直观情境、微课教学、物理实验、合作探究四方面入手研究,发挥好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成效。
        一、直观呈现抽象知识
        例如,在沪粤版初中物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手电筒光的反射情况,使学生能够在直观情境中理解光的反射相关知识。讲解反射的概念,并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光的反射图,引导其了解射入光与反射光所形成的夹角,并知道法线、反射角的含义,可以自行绘制出一个光的反射图。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光的反射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了解光的反射规律,明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光反射过程中的关系,加深其对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利用Flash软件来展示光在平滑镜面上的反射和在粗糙面上的反射轨迹,使之能够在观察现象的同时,理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知识。再播放光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使其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抽象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
        二、利用微课延伸课堂
        例如,在沪粤版初中物理《认识压强》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播放重型卡车行驶的微课视频,引导其思考车轮数量与压力的关系。讲解压力的概念,并播放有关压力的微课视频,使之能够从视频中了解生活中的不同压力,学会思考压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分析按图钉与钉钉子的原理,阐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再播放相应的实验视频,引导其结合实验结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加深知识理解。此时引申出压强的内容,讲解压强的概念并板书公式,引导其结合概念来理解公式,深化压强知识的理解,介绍生活中的压强后,展示不同的微课视频,使其通过观看视频,明白压强增加或减小的原理,知道按图钉与钉钉子的中的压强原理。课后将微课视频上传至互联网班级群,并发送至学生的个人电子信箱,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合理延伸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让其寻找生活中的压强例子,加深学习印象[2]。


        三、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例如,在沪粤版初中物理《认识浮力》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热气球升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阅读教材,了解浮力的含义,并列举生活中的浮力例子。在听取不同能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阐述浮力概念与产生的原因,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全副武装”潜水员与身着泳衣的运动员同时下潜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二人受到的浮力,加深知识理解。鼓励其利用弹簧秤来进行浮力测试实验,用多媒体教具呈现实验流程,指导学生将弹簧秤的下端绑上重物,记录测量结果;再将重物轻放于一盆水的水面上,记录测量结果;再让重物下沉,记录弹簧秤在重物下沉过程中的示数变化。在实验结束后,结合试验报告中的记录来分析浮力,使其明白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知道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的同时,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四、鼓励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在沪粤版初中物理《怎样才叫做功》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各个小组分别尝试共同抬起课桌,再共同推墙面,感受“功”的含义。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物理中做功的实例,使其明白不同实例中的共同点,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则说明力对物体做了功,并理解了“抬课桌容易”、“推墙难”的道理。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鼓励各个小组查阅资料,搜索有关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的信息,了解功的单位,知道。引导各个小组在多媒体教具的提示下,结合所学知识与公式,计算人拉车所做的功,经过合作讨论后,各个小组成功求解,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印象。通过鼓励进行合作探究,有效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责任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与质量[3]。
        结束语:
        前已提及,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该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直观呈现抽象知识、利用微课延伸课堂、优化物理实验教学、鼓励进行合作探究等有效策略,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课堂,推动初中物理教育事业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吉红玉.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25:46-48.
        [2]柴娟.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106-107.
        [3]刘少英.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