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邓小莉
[导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和教育飞速发展而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概念
        邓小莉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卷桥小学 四川 乐山 614500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和教育飞速发展而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明确提出了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推进核心素养的体系发展,并明确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品格与能力。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学习习惯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利用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性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个小学老师都在不断探索钻研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思考;实践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等方面的发展都处于启蒙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处于萌芽期,小学生的人格、思维等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老师要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数理思维、思维开拓以及计算能力和图形认知技能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切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备条件。核心素养是主要指学生终身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所要具备的品格和技能,核心素养中也蕴含了学生人格形成与身心发展所必需的道德观、价值观。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从一般概念上理解,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的表现,而可以理解为高于知识技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本质的内在反映。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与推广中探索出并形成的促进学生建立数学认知以及利用数理思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品质与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发掘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学科的不像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一样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被隐藏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开展课程教育前,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并积极分析,深入发掘教材内容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点,并以此为培养核心素养的突破点,努力寻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数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方法和思路,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思路和方法,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思维并获得满足感,提升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与资源,开辟教学新思路并以此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剪纸是我国由来已久且颇负盛名的民间艺术之一,而剪成的图案中包含有很多的不同图形,因此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适时地合理引入剪纸工艺,并让学生动手实践,一来,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则更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内容中包含的核心素养[1]。


        (二)以创新教学方式为手段,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方式丰富多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而要尽可能多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思维。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知识,本文以此为例来陈述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数理认知的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小学初学阶段常用的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方法多为分割与拼接法。
        【例题】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cm,4cm,4cm的长方体分割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求分割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前准备:一个与题目要求相同的长方体
        课中进程:根据正方体各边长均相同的要求,首先引导学生将原长方体分割为边长为4cm的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其次通过计算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4cm;最后通过表面积计算方法分别算出分割后图形的表面积。
        课后延伸:在了解分割法后,尝试自己运用拼接法解决正方体拼接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问题。
        (三)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准绳,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心智和年龄限制,往往都精力旺盛,活泼好玩,在课堂教育中老师要始终关注小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开展趣味性较强,吸引力较高的教学活动,寓教育于游戏。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频繁的更新换代,手游、网游也越来越多,虽然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教学资源,但是手游、网游等的发展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降低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因素,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以塑造数学想象力为目的,巧用数学学科特征
        数学是一门逻辑结构严谨,前后关联密切的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构的学科,数学学科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其高度抽象、逻辑严密以及应用广泛上。在教材内容设置时,高年级的知识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都已经提及或者已经作出了概念性的解释,所以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低年级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数形结合,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百分比的知识,尝试用柱形图或者饼状图来进行分类汇总。合理的利用直观图形表达数学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2]。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有非常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刻理解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强化数学学科的可塑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3]。
        
参考文献
        [1]甄艳莉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26):P.147-147.
        [2]康运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45.
        [3]王发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1(09):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