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泉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 52906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师始终要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优化教学进程。探究性实验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高中生脱离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着重探讨探究性实验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及其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学习;高中数学;实验研究
引言:传统高中数学课堂存在许多弊端,教师总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高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数学综合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以及技巧,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愿意自主进行探究,实现高质量教学。
一、探究学习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占据了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得到优化。高中数学知识十分繁杂多变,绝大多数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习惯于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也会逐渐消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贯彻探究性实验学习理念,大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的有效互换,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核心,为高中生数学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空间与机会。
二、营造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巨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究学习实验活动可以营造出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在亲身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公式以及概念的理解程度就会更好,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纲领也就真正得以体现。传统数学课堂当中教师的教学计划非常紧凑,许多数学老师甚至不会设置课堂导入环节,第一时间进入知识内容灌输教学阶段,导致许多同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整体教学氛围不佳,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同学们数学课开始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中的“集合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设置探究性实验环节,让同学们自己探索集合这部分概念的由来,当同学们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字进行分类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同学们尝试用集合的概念进行分类,就可以开启数字分类的新天地,他们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也会提高。设计相关实验环节能够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同学们放平心态进行学习,也能让同学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字概念变得具像化,提高同学们的理解程度[1]。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探究性实验学习的目标是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十分繁杂多变,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能够让同学们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辩证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同学们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索,设计以探究性实验学习为本质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让同学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探索自己尚未涉猎的数学领域。探究性实验学习在高中课堂中的出现与盛行代表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化,只有学生真正处于课堂主体地位,相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习惯,由教学角色转变为引导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椭圆的定义探究实验”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让同学们亲手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同学们在此之前学习过“圆”,但对“椭圆”这一全新概念不够了解,但椭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图形,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让同学们取一个细绳,将绳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不重合的点上,用铅笔尖将细绳拉紧,在纸上慢慢进行移动,看看画出的图形是什么。此类实验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探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2]。
四、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虽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是每一章内容中都有重点以及难点知识,传统机械化地知识讲述无法突出重点难点,教师若能在相关探究实验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就能显著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通过探究实验,重难点知识就更容易被同学们所理解,同学们在短期内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帮助同学们快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效率。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才能取得成效。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绘制函数图像的探究实验学习实践活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是这部分内容中的重要板块,依据图像学习可以优化教学进程,而书本上直接给出的函数图像缺少推理过程,同学们很难理解,让同学们根据函数式进行描点画图,可以让他们清楚看到图像的形成过程,学习后续知识也会更加得心应手[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生已经在多年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探索,提高高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刚.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81.
[2]谢翠.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100.
[3]刘霞.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Z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