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体育30分钟课改实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田青青
[导读] 随着当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分析
        田青青
        成都市金沙小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当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分析。针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为了很好的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基本素养。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提出了把体育课堂改为三十分钟的形式,这样能够帮助课堂更加紧凑,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就有利于小学生体育训练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帮助课堂呈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三十分钟课改;策略探究
        在当今教育的过程中,随着新课改新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工作者就要关注到当今小学生的基本需求,明确课改的方向,来帮助课堂呈现新的发展。根据当今改革的大背景,提出了把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时间缩短为三十分钟,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教育进步,实现体质的增强。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培养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体育课堂三十分钟课改时效性的意义分析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对于一个学生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得到了教师的关注,需要根据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本班同学的基本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来帮助课堂实现进一步发展。在小学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习惯,老师就要关注到改革的基本形式,把三十分钟的课改代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这样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认知,在紧凑的课堂当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基本的体育素养,在课堂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信心,使得小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二、小学体育三十分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1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体育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新奇有趣的课堂就会充满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就要关注到课改的新理念,运用创设熟悉教学情景的形式代入课堂。体育作为一门户外教学的科目,本身就能够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就要分析本班学生的基本特点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设置相符合的教学情景,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好的投入到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在课改的要求之下,提出了把课堂教学时间变为三十分钟,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短跑的练习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专业性,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抓坏人的情景,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分别扮演坏人和警察进行比赛,小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小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课堂中追逐打闹是常态,把短跑比赛变成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2.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也就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利用新课标的新理念进行代入,按照课改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课堂设计。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训练课堂,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老师就要明确新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趣味性的体现,这样有利于生动形象的体育课堂的构建,使得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当中进行训练。老师可以以代入游戏的相关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之中,使得小学生在游戏的代入之下体会到体育的魅力,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2.3加强教学引导鼓励,实现良好教学互动
        为了塑造良好的体育课堂体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就要关注到新课标的关键之处,明确三十分钟课改的形式,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魅力,通过课堂上积极引导与鼓励,来帮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在具体的体育课堂训练之中,老师要注重积极的引导,运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学生,进而提高小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在训练课堂上,课堂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到30分钟,教学时间较为紧凑,老师就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明确体育的教学意义。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小学生实现体育能力的提升,老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帮助体育的教学实现更好的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进一步完善小学生的课堂体验。在课改的进程之下,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老师就要关注到改革的理念,明确三十分钟课改的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激起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得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宝兵,小学体育课堂中综合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40-41.
        [2]叶江伟,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