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涛
( 顺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072250 )
摘要:历史文物建筑物代表着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蕴涵,这些建筑物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没有做好有序开发,导致很多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被拆毁或破坏,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因此应该重视历史建筑的其传承和保护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国家历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传承
前言:
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与日俱进,处理历史建筑物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历史建筑物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巨大文化财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能直观形象的向后人展示历史风采。而关于如何在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物的前提下进行传承发展是向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腰山王氏庄园为例来深入分析和研究历史建筑物的传承方法和保护措施。
一、王氏庄园简介
腰山王氏庄园隶属于保定市顺平县腰山镇,1993年7月,王氏庄园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庄园核心保护范围(即王氏庄园文物核心保护区)262.8亩,建设控制地带463.4亩,环境协调区3395.4亩。现存古代建筑200余处,古建建筑面积4454平米,散落于整个南腰山村,其历史风貌集中在腰山王氏庄园。
腰山王氏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四年,经康、雍、乾三朝陆续建成,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集官宅、民居、商号为一体,功能齐全、涵盖广泛的综合性城堡式府邸宅院。庄园鼎盛时期庄园原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合279亩),是个高墙围护的城堡,有成套住宅70余套,各类房屋500多间,占地近300亩。旧时四周为砖砌护城墙,宽五尺,墙上有更道,墙内有马道,墙外有护庄沟。墙内三道东西内街将庄园分隔成四大部分,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园”、“中园”、“南园”、“场院”。
“南园”是一个有独立内城墙围护,戒备森严、防范功能齐全的府邸院,称“将军府”,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32亩),成套院落30余套,房屋200余间;院落分为“仁和堂”、“梦和堂”、“逸和堂”、“榕花院”、“府内花园”;“仁和堂”是庄园建筑的核心部分,由十个院落组成。
二、明确历史建筑保护范围,规划监管目标
从历史建筑物的历史价值中划分去需要保护的范围以及保护重点。这些历史建筑的保存程度对其价值类型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比如有的历史建筑物中的细节装饰相对来说就比较精美,或者墙体的装饰标志物或者时刻非常具有时代特征,那么这些都是这个建筑物的保护范围,在建筑物周围划分出一定的范围区域,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管控。而在腰山王氏庄园建筑物的保护范围中,因其本身建筑范围较大且保存情况也比较完整,当地政府明确了保护范围,规定在保护范围内不允许建设其他的构建物或者建筑物[1]。由于腰山王氏庄园的建造年代相对来说比较久远,散落在村里的大部分古建已经开始老化,其内部生活设施也比较少且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要求。因此,在对腰山王氏庄园建筑物做好保护范围工作的基础上,要适当做好对四周环境的治理工作,比如周围的绿化以及道路的修整等等,以便庄园建筑物能够更加适应好新功能,实现居民生活和庄园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良性发展。一般情况下,禁止保护区域内现有居民的一些建设活动,以便能够更好的保护庄园内的建筑安全和完整,保留庄园的整体历史风貌。
但是在不影响高度和体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局部的调整或者改造房屋的格局,在进行调整或者改造的过程中,适当结合王庄建筑的清代设计风格改建,使居民建筑物能够和庄园的整体协调一致,从而提升整体区域的观赏美感。
三、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政府部门、文保机构要设置好对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标志,建立建筑档案,记录历史建筑物的历史艺术特征以及基本情况,并做成相关的文字、图像等等,以便后人能够详细了解这些建筑物的历史文化[2]。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大众宣传历史建筑物研究和保护的基本知识,让公众能够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工作中。比如可以在《河北日报》、新闻报道、以及当地融媒体中增加关于腰山王氏庄园建筑物相关的介绍内容,让当地民众能够多了解庄园的基本情况、来源以及文化内涵等等。网络作为社会各界最新型的交流平台,能让大众更方便快捷的了解最新的消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或者网络新媒体等,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到腰山王氏庄园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引起广大民众对于传承和保护历史建筑物的普遍参与和关注。腰山王氏庄园建筑作为有着300年历史的清代建筑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这些历史建筑物的完整保存和文化传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达,我们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传承历史建筑的文化含蕴,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使历史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四、弘扬历史建筑文化,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历史建筑物的文化传承下去,可以结合建筑物自身的文化特色,弘扬一些具有历史特征的建筑文化。比如腰山王氏庄园建筑,它和一般的民居建筑不一样,也不同于皇宫官府的建筑风格,它在建筑色调中,以灰色和蓝色作为主色调,是国内古建筑物中比较罕见的城堡类型的居民建筑群,有着北方独特的四合院风格,并兼具南方园林风貌;作为中国古建文化代表性的精华,是无言的立体历史,是诸多文化元素凝聚的融合点,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珍贵遗存,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庄园所在的顺平县,有着诸多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像伍侯塔和大王子城遗址等,腰山王氏庄园是顺平县最有代表的古建筑物之一,就更需要做好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王氏庄园建筑的设计者在遵守传统四合院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建筑个性,完美的融合了乡土特色以及官府居民的风范;需要大力弘扬庄园这种具备独特北方文化特色以及南北风格相融合的建筑文化艺术,构建一个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和研究满汉融合一体的民俗文化,使其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下去[3]。另外,还可以拓展具有庄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在人们参观景点过程中,安排一些专业文保人员来进行讲解,让人们在观赏景点参加文化活动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王庄庄园的建筑文化起源。庄园中一些典型的园林风格以及传统的院落类型的民居类型,都在建筑的整体上提升了其格局基调,广大古建筑爱好者能够在观赏景观的同时,也受到启发和深思。重视王氏庄园建筑物的内在灵魂以及其传承发展的历史环境,充分发挥其历史建筑文化的作用,从而促进其建筑文化能够传承弘扬和持续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建筑物见证了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发展、建筑风格以及时代特征等等,它们是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递。国家和全社会应该重视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并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去,积极弘扬历史建筑物的文化艺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作用,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有效推动国家以及区域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从而真正构建出一个具有文化特色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康,何红霞. 茂名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思考——以安良堡为例[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1,31(01):59-62+73.
[2]金磊. 新中国建筑保护与传承需要力作——读郑时龄院士《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的感悟[J]. 建筑,2020,(19):62-64.
[3]赖莎. 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以北海为例[J]. 低碳世界,2020,10(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