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游戏教学在小学低段英语课堂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王缤娆
[导读]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英语低段课堂教学对象一般为7-9岁的学生
        王缤娆
        四川省成都市绵实外国语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英语低段课堂教学对象一般为7-9岁的学生。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喜欢被表扬等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游戏运用到课堂中不仅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更是一种常见课堂组织方式。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传递,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日渐显著;随着国家对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视及英语新课改的深入,保守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效果日趋下降;随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受到挑战,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游戏教学也是其中之一。兴趣是学生学习一门外语最好的老师,而游戏又是调动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情境式学习的主要方式。
        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拟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1)实施游戏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3)如何将游戏与教学知识目标有效结合?
(4)在课堂上,有效的游戏实践时应注意什么?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游戏教学
一.浅析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新动态”:
        学科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北师大王蔷教授指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主要包括三方面:(1)注学科育人价值(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待转变:
        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 迁移创新 ,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核心素养的改革必定会引发我们对课程的构建引发新思考。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用,语篇之中。
        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教学方式: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课程标准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
二.小学低学段学生心理特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解释什么是教育时曾这样说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和学生心心相印,才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深处呢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打开学生心扉,打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有效途径。为了打造寓教于乐的英语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遵从学生的心理需求,给课堂来点"游戏",来点学生喜欢的。
        (1)好动活泼,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有着更大的兴趣:
        8-9岁年龄段的学生天性贪玩,逐渐发展自我辨别意识,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喜恶之情。游戏教学符合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加上游戏教学中小组比拼的设定,积极调动其好胜心,积极参与英语课堂,获得良好的语言体验。
        (2)自我意识增强,羞于发言,怕于出错: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鼓舞 。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这句话也在提示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要适时地鼓励学生,消除其害怕出错,害羞,胆怯 的心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游戏教学方法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使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一、游戏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创新有机结合
        (1)游戏-英语教学得力助手
        小学英语的教学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对英语的兴趣。利用游戏,优化整堂课的流程,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亲身参与,投入感情的教学活动使其心理素质和思维受到更好的训练和提高。
        而游戏教学在使用设计过程中,要秉承着以教学为根本目的,而不能脱离了课堂教学。所以,游戏教学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设计游戏时应思考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什么,学到什么,怎么掌握,怎么落实。
        2.启发性。游戏教学是为了把课堂上的教学知识点由难化简,让学生在较轻松的氛围里去接受学习。
        3.多样化。不管是任何事物用多了,见多了都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
        4.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
        5.评价性。课堂上的评价机制比较重要,一是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更积极自愿的参与课堂;二是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和奖励,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勇敢发言。
        (2)游戏教学策略
        课前进行游戏设计时,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而展开。
        一是明确游戏教学的目标。游戏教学的设计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只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设计游戏。二是课中正确实施游戏教学 要发挥好游戏教学的作用,需要教师科学正确地 实施游戏教学,这样才能发挥出游戏教学的效益。三是在组织游戏时,教师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只有几个学生玩,其他人观望,那么游戏的效果就会达不到教学目的。
        (3)游戏教学创新设计
        游戏的形式要多变,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就没有新鲜感了,学生的 兴趣也就很难提起来。教师要利用多中契机,不断设计、翻新游 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游戏。游戏是一种教学辅助方式,而不是整堂课的重点。游戏设计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点出发,而不是空大无目的的设计。
        二、在听力教学中开展课堂游戏。英语教学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原音输入都是非常重要。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对原音模仿能力比较强,那么这个时候在听力教学时,设计相关的游戏,增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三、在单词教学中开展课堂游戏。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单词数量,才能确保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英语单词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加入课堂游戏,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四、进行课堂总结与游戏反馈。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对教学和游戏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师生共同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法,充分体现游戏英语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三、总结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游戏教学的发展的相关理论,,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课堂上游戏教学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2)从教学实验后得到的问卷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喜欢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3)适当的运用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英语成绩。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小学英语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游戏的优势,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科素养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探究[J]. 黄海东.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J]. 马牛红.校园英语.2020(09)
        [3]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 陈幼兰.新课程(上).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