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张宇轩
[导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思想政治课程,负责对于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张宇轩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300000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思想政治课程,负责对于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在改革阶段需要实现生活化途径,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武装学生的头脑。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生活化
        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需要保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这门课程的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利用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实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改革。
一、概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主要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引导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并且外化知识为实践。学生自愿接收外界信息之后,才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行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双重发展需要,如果设置较高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无法成为学生的知识追求。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教材,过于重视课程的政治性,没有有机统一差异性和统计性。因为具有较多的说教内容,导致操作内容比较少,不利于发挥出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和引导作用。【1】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主要是利用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非常多,教师也承担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很多教师选择利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接收信息,整个课堂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氛围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玩手机和看闲书等情况。
(三)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我国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缺乏创新,因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以此为基础准确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接收信息,他们利用网络可以全面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如果大学生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社会现象,将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愿意积极学习思想政治课,影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生活化途径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目标
        设定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心的问题,保障理论观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自己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感受到这门课程处于自己的身边。

【2】
(二)合理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思政理论课,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各种政治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理论内容为主体,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紧密联系课程和现实,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帮助学生看透现象,通过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转化抽象的书本知识为现实生活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课程的活力。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发生转变,他们对于社会的看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在认识现实的过程中通常是结合自身的经历,因此教师也要结合这种变化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心理需求,注重引导大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设和学生的对话渠道,有效的结合生活语境,建立和谐、灵动的教学环境。
(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1.问题教学法:利用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学生主动去研究周遭世界中问题,将会逐渐形成理论思维。在信息时代,结合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保障整体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通过问题研究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有计划的调动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有效分析证实学生的观点结论。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正确的理解社会问题。【3】
        2.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分解和剖析社会情景和事件,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转化知识体系为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可以保障教学的实效性。利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典型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切身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典型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是非明辨能力。为了优化案例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合理选编教学方案。有序开展案例呈现和课堂讨论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保障操作方式的多样化,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结束语:
        本文结合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活化途径,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效改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保障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亚芹.浅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四重奏”——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4):75-77.
        [2]颜思思,曹钧.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高教论坛,2021(04):41-44.
        [3]林媛红.视频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75-178.

        作者简介:姓名:张宇轩,单位名称:天津市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 邮编:300000
        课题情况:2021年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题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