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 钟颜升
[导读]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对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钟颜升
        浙江省兰溪市外国语中学  邮编:321100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对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合理展开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师们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对初中科学教学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科学;教学模式
        引言:初中生思维跳跃性较强,青春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对陌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因此新课改后,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促进其综合发展。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激发求知欲
        初中阶段开设科学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科学现象,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某些事物发生的原理及过程,有利于培养其科学意识。因此,科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科学知识积累较差,但已拥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经验讲解科学知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1]。举例来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透镜和视觉》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掌握其成像特点及视觉形成过程。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合理设问:“人的眼睛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呢?照相机为什么可以照相?显微镜又为什么可以看到微小物体呢?”这些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现象展开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维。拿起课前准备的凸透镜,让其正对着阳光,在拿一张纸在它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凸透镜有会聚的性质。照相机的结构较为复杂,但主要由镜头、胶卷等组成,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通过调节焦距来成像。之后引导其观察眼球模型,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从而得出结论人的眼睛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眼球,其结构与作用与照相机相似。通过生活化现象讲解科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习热情
        初中科学教材中涉及到抽象性较高的知识,学生在刚接触时很难快速理解并掌握,当频频受到挫折后就会丧失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并在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其快速融入到情境中,从而更好的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授课时减少专业化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举例来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压强》一课时,由于压强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教学,并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生活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同时捏住圆珠笔的笔尖和笔帽,之后再用手掌和手指轻轻按压气球,并说一说手中的感觉,并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一环节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来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并激发其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已掌握的生活经验,结合情境提出猜想,如“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由浅入深,层层引导,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讲解这一课时,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压强相关的概念,而通过生活现象可以让其更容易理解。
        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科学意识
        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其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科学的意义。这不仅可以丰富其生活经验,还可以提高科学素养。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取适量大小的面包,放在培养皿中,几天后观察面包出现了什么变化。其通过观察后会发现面包发霉变质,上面有一些青色的“斑点”。之后将其带到学校来,利用显微镜观察面包会发现所谓的“斑点”其实是大量的细菌繁殖在一起形成的菌落,也是导致食物发霉变质的根源。由于人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细菌的,所以本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设计实践活动,并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加深对细菌的了解。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菌的多个种类,并通过讲解细菌在生活中的应用来讲解其利弊,如大部分细菌可以让人生病,让食物腐坏,但也有一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大肠菌可以合成维生素B、维生素E,细菌在大自然中还可以充当分解者,是环境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科学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也在逐年攀升。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科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换观念,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能益.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30.
        [2]颜伟云.初中科学探究学习进阶的广度、精度与深度[J].化学教学,2019,06:3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