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众为桥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100
摘要: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城市化建设的成效。风险管理是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整体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风险以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
引言
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工程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体现在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意外事故的监督和管理。这就需要建设单位明确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以此提高管理效益。
1隧道以及地下施工安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大部分的隧道以及地下建设单位中,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与不完善是安全管理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监理人员无法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加之,铁路建设单位中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对于在隧道工程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无法进行风险评估,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导致隧道工程安全难以得到根本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其无法正确认识到隧道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但这不应当成为理由和借口,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其深入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3]。
1.3防水防漏有待提升
防水防漏作为隧道以及地下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内容,其安全控制工作是影响整个隧道以及地下施工的重要诱因。但是,在当前的隧道施工中由于防水防漏水平不高,加之防水防漏材料质量的不达标,导致隧道以及地下渗漏现象时有发生。
1. 4爆破开挖精度低
新时期下,在隧道以及地下施工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爆破开挖方法,隧道的质量和精度必然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同时还会给铁路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在隧道以及地下工程项目中爆破开挖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爆破开挖安全控制工作的不到位,使得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其断面不断扩大,支护厚度明显增加,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加剧了施工的难度,且还会给建设单位造成高额的建设成本。
2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2.1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
建设单位在实际的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为此,首先要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在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并制订完善的应对方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在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有:(1)制订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案的安全审查内容和程序;(2)对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等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查;(3)审查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标准等,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查,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4)建立完善的全程监测系统,对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测,并完善资料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2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
2.2.1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保障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在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保障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具体应做到:(1)管理人员和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的监督,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2)重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保障制度,并建立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负责体制,对于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解决;(3)加强对各种施工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最大限度地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安排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危险因素监测。
2.2.2 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安全事故的管理
建设单位还需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安全事故的管理:(1)明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建立完善的危险源数据库,全面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2)针对常见的危险源,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并进行岗位安全检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监督和管理。
2.2.3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
建设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若发生事故,可以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工作,避免事故蔓延,降低事故危害。由于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分级响应制度,具体流程是:事故发生时,直接管理人员需要马上进行级别初步判断,并进行警报,启动应急预案。然后,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马上组织救援活动,控制事故蔓延情况,如果事故仍然没有被有效控制,则需要立刻申请外部救援。
2.2.4 合理应用 PDCA 循环模式
建设单位还需要合理应用 PDCA 循环模式进行隧道以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循环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1)需要根据工程的危险源识别情况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完善管理计划和方针;(2)切实执行安全计划,总结安全计划的执行效果,并进行成果验收;(3)总结危险源的控制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2.3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配置不仅是按照人数的要求完成配置,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有能力和有责任性的施工队伍,使其能够通过安全教育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更应当通过真实事故案例的安全教育方式,使其认识到安全建设的重要性,明白安全建设事关家庭和个人幸福,进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安全技术交底,说明隧道以及地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培训,使其拥有安全自救能力,争取将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降低至最小的范围之内。
2.4提高防水防渗水平,保证隧道施工效果
在隧道以及地下施工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的防水防渗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保证隧道基层表面的平整性,加大基层防水防渗力度;(2)严格控制防水板的敷设顺序,将防水板完全覆盖于围岩,提高施工效率;(3)正确处理隧道以及地下防水薄弱地带;(4)设置环向排水盲管,及时将隧道中的水分排出。
2.5加大衬砌管控力度,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在隧道以及地下建设过程中,衬砌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质量更是影响隧道以及地下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具体的铁路建设过程中,应加大衬砌管控力度,尤其要注重对衬砌结构防腐的处理,并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使其具备更好、更强和更高的防腐性能。同时,在衬砌结构应用过程中难免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细节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应用合理的注浆技术,最大限度保证衬砌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除此之外,在二次衬砌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技术准则组织和开展施工,确保隧道以及地下工程项目逐渐向着规范化、质量化和安全化的方向迈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工程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最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母贤辉.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4):251-252.
[2]刘洋. 复理石地层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分析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20.
[3]胡众. 合肥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孙景来. 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蒋岿松. 成都地铁近接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