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塔城供电公司 新疆塔城市 8347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及信息化成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面对的新环境、新问题,也成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它为基层党组织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载体,对推动党内民主发展,提高党务管理水平,建设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探究,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
一、党建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功能
(一)党建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中都需要运用信息化思维、信息化工具,以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成效。党建信息化是指党建工作中运用信息化的手段,以网络为平台、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形成的一种党的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以此提升党建工作效益。
(二)党建信息化的功能
党建信息化是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之举,其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升党建效率。以信息化思维做好党建管理工作,能够显著地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使党建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例如,利用互联网做好党建宣传工作,可以提高党建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这对于党建效率的提升极为重要;
(2)激发党建活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能够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尤其能够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特别是通过智慧云党建可以更好地开展党组织活动。例如,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党员提供新的活动平台、活动载体,从而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3)精准管理。信息化的党建工作同时还要求我们具备大数据观念,善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党建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分析。例如,当前社会流动的加大也导致流动党员数量的增多,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尤其能够适应动态化管理的要求。此外,党建信息化还能够充分发挥宣传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等,这些功能是新形势下党建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
二、当前党建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障碍
(一)思想层面
党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对于信息时代做好党建工作的特殊意义。然而,当前党建工作者对于党建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认识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
(1)认为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商业经营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党建工作并无必要,或者把党建信息化仅仅等同于电脑办公,没有认识到党建信息化的机理和价值;
(2)虽然认识到了党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党建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且党务工作者一般非技术出身,并不了解党建信息化的核心模式和技术操作,导致对党建信息化的认识仅仅停留于粗浅的表面;
(3)虽然也认识到了党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党建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仅仅停留在开通党务党建、党务微信,并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发布党建信息。虽然这确实是党建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党建信息化管理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尤其需要从我们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探讨。
(二)技术层面
党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但是当前技术层面的一些不足导致了党建信息化工作未能有效深入。主要表现为:
(1)当前所谓的党建信息化平台一般是由第三方开发的,而第三方不一定充分了解党建工作的要求,需求方与第三方沟通过程中也会存在信息的偏差与失真,导致很多单位的党建信息化平台缺乏实用性,党务工作者普遍反映信息系统不好用;
(2)当前的党建信息化平台往往只有静态功能,停留在宣传介绍方面,缺乏原生内容,也没有很好地切实实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所谓的党建信息化平台,但是长期缺乏有效的更新维护,平台上的内容也较为陈旧、滞后,互动性也不高。
这些现象表明党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技术支撑,必须在技术支撑下实现本地化、差异化,以满足不同单位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新时期党建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适应新常态
党建信息化管理应把握主动性党建信息化管理是党建工作在新常态下的客观发展趋势。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应清楚地认识到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新常态下的特殊意义。在此认识下,我们需要把握党建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性。具体来说:
(1)要在思想观念上科学认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尤其需要从信息化时代的时代特点出发,把握信息化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并将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工具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去;
(2)要主动学习先进单位在党建信息化管理中的优秀经验,并通过调研、走访等形式不断观摩学习,思考党建信息管理不同模式的差异和优劣;
(3)要主动结合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单位党建工作需求的党建信息化管理流程和机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尝试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党建信息化管理软件。
(二)把握新形势
党建信息化管理应突出针对性党建信息化管理应突出针对性,即党建信息化管理需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应对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当前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党建工作辐射能力不强、党员信息化管理能力偏弱、党建工作方式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以至于党建效能不高、党建平台的服务能力也不强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党建工作效率较低,收效也较低,不能达到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目标。鉴于此,我们需要把握新形势,突出党建信息化管理的针对性。应重点针对当前党建工作中的如下几个问题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1)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辐射能力;
(2)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改变党建效能偏低、偏弱的局面,尤其需要实现流动党员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3)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党建服务能力,使信息化党建平台更好地体现党员的需求,做好服务工作;
(4)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党建工作的效果进行动态监测,从而为党建工作思路和方向调整以及为党建工作的绩效评估提供实证依据。
(三)明确新要求,党建信息化管理应增强实用性
党建信息化管理的平台搭建和机制建设,都必须满足实用性要求,这是党建信息化管理效果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新时期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强实用性:
(1)党建信息化管理必须注重党员的实际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党员需求出发的思路构建信息化党建管理系统。需求端出发的理念是提升党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提高党建信息化平台服务能力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党建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听取党员的意见,并吸纳党员参与信息化管理;
(2)党建信息化管理必须强调信息管理系统的简洁易懂性,搭建实实在在的宣传教育阵地和互动信息服务平台;
(3)党建信息平台尤其是教育平台、交流平台的建设,既要坚持严肃性,又要体现活泼性。①严肃性是指这些信息化的平台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权威性,作为党建工作的宣传阵地,用以提高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活泼性是指一些生动的、党员喜闻乐见的内容,也可以运用于信息平台,以此提高党建工作的亲和力,体现出信息化党建的以人为本。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党建工作必须走上一条党建信息化管理之路,这是时代的客观趋势,也是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的必由之路。建议党建工作者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夯实信息化理念,加大对信息化党建工作的研究力度,并在党建实践中不断予以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01):34-40.
[2]杨扬.新媒体为基层党建信息化提供新阵地[J].人民论坛,2017(0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