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胡扬
[导读] 新时代环境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是影响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胡扬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新时代环境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是影响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以及良好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活动,来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勤俭、创新、奋斗以及风险的劳动精神,进而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协调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    劳动教育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小学劳动教育成为了有效促进小学生接触自然以及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小学劳动教育为主题,不断寻找创新思路,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开发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锻炼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本文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针对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有效实施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建设良好劳动情境
        良好的劳动情境是有效调动小学生劳动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创设劳动情境,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劳动兴趣,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劳动参与平台,让小学生可以在一边学一边做中不断地成长,最大化带动小学生的劳动热情,提升小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知,强化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在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劳动教育板报专栏,积极营造劳动班级氛围,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激活小学生的劳动潜能。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认真的观察和收集,提升自身的劳动认识,促使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视线聚焦于实际生活中的劳动者身上。例如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积极地寻找“最美劳动者”,为小学生明确思路,可以回家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环卫工人等等,鼓励小学生进行淡淡的搜集,集思广益,充分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让小学生可以在探寻的过程中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到劳动最光荣,让小学生可以对劳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小学生良好劳动品质的有效形成和发展。[1]
        二、分层性劳动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级不同,他们的思维发育、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的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性,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要求,实施分层性劳动教育活动。

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就需要将劳动教育更多地集中于主观思维意识的培养上;针对中年级的小学生,则是需要强化他们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同时,还需要实施合理的劳动锻炼活动;高年级的小学生,则是需要切实地落实劳动意识以及劳动行为。以植树节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例,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就需要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不同能力,安排合理的劳动任务,设置不同的劳动目标,充分实行分层性劳动教育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挖土劳动任务,让他们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切实地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在这一劳动时间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要为他们开展劳动教育宣讲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呈现劳动视频资料,促使小学生结合自身体会和感受,形成一个良好的劳动意识;针对中年级小学生,教师就可以为他们布置栽树苗劳动,鼓励小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以后,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切身感受,有效促进中年级段学生劳动行为以及劳动观念的培养;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布置一些抬水浇水的劳动,要求在完成劳动活动以后,结合自己感想写一篇劳动主题作文,有效增强植树节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2]
        三、家庭劳动教育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重视家庭劳动实施途径,通过家长与学校合作,为小学生创建爱劳动、爱学习的和谐家庭劳动教育氛围,促使小学生可以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养成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我是爸爸妈妈好帮手”家庭劳动活动,鼓励小学生在家里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比如收拾餐桌、叠衣服、整理房间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家长配合将小学生的家庭劳动瞬间进行拍照记录,然后在班级内开展一次“家务小达人”劳动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家庭劳动积极性,有效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爱劳动、懂劳动以及会劳动的良好习惯,从而最大化的增强小学生的家庭观念,培养小学生的家庭责任心,进而更加全面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3]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凸显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地探索新型的劳动教育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和拓展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小学生的劳动学习体验,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从而有效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小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英.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51-252.
        [2]应良明.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的新挑战及路径探索[J].华夏教师.2020(10):92-93.
        [3]胡赟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