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天津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化岩
[导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校的思政教师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引导
        化岩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00384)
        摘  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校的思政教师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引导。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思想文化的代表,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育人文化内涵,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开展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天津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运用运用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加上地处首都门户和濒临渤海的优越位置,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天津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梁启超等名人故居、义和团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觉悟社等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资源,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红色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当下网络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弊端不断凸显,新媒体的优势逐渐显露。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将原始的文化内容用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呈现出来,能准确快速的把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信息传递者的情感表达,红色文化传承必须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多集中于山西、陕西、沂蒙山区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目前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天津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较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大力宣传党史,引导大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一、天津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遗址踪迹类红色文化资源、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重要革命历史文物和重要文艺作品”。天津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天津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旧址遗址、纪念馆等场所。天津红色物质文化包括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梁启超故居、于方舟烈士故居等纪念场馆;还包括大沽口炮台、中共北方局旧址、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址。
        天津红色文化资源的另一个构成部分是精神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指的是天津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不断弘扬的红色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爱国爱党、正气凛然、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好天津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活中。
        二、新媒体环境下天津市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中的传播困境
        1.微信推送主题单一
        目前为止,天津还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推广平台,只有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辐射到红色文化传播,但涉及到的内容有限。另外,微信推送的内容以发布新闻为主,很难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在微信平台上,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依然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推送红色相关内容时,存在更新时间不确定或者连续推送多条新闻报道,让读者难以形成阅读习惯。在推送主题上,推送内容经常是活动介绍,真正围绕红色核心内容开展宣讲介绍的推文内容很少。
        2.红色文化资源分散
        天津的红色文化资源虽多但零星分散,没有整合起来,整体关联度不高。优秀革命史迹因地方偏僻缺乏宣传,不为人知;有些红色景区因知名度不高、没有经济利益而得不到重视,景区的红色文化氛围不够浓烈,景区里面没有配备讲解员,导致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教育功能受到很大限制。

人们对很多天津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对很多红色文化知识略有听闻,甚至根本不了解,无法真正体会其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示范作用极其微小。
        3.传统教育模式陈旧
        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基本上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方法为渗透式的课堂讲学、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和观看电影,还有体验式的实地考察、旅游观光等,这些模式内容单一枯燥,方法陈旧不灵活,已不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红色教育熏陶,看完听完后抛之脑后,没有太多感悟的过程,更不用谈教育效果。
        现有的教育模式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红色文化没有得到全面的共享与传播,推广价值无法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当今国内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和西方反动势力的渗透下,红色文化资源如果没有辅以生动活泼又引人入胜的新型教育模式,会逐渐被年轻人所忽略和遗忘,红色文化资源无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新媒体环境下天津市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
        1.拓展自媒体平台,构建网络红色文化园地
        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在传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使其具有时代特征。“95后”“0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个性鲜明、喜爱自由。将传统的红色文化融入到他们喜爱的新媒体当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二级学院可以注册具有红色文化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时常推送一些红色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个期间热议的话题,以红色文化进行阐述,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使其成为一种红色文化潮流。
        高校可以统筹各二级学院挖掘本地的一个红色文化知识点,通过话剧、演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面展示红色文化,一个学院一个知识点,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保证红色文化传播的高质量和高标准,形成红色文化的“一院一品”。
        2.集合各种力量,拓展红色旅游线路网络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旅游可以作为红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形式,进而让高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深刻体会革命先辈在特殊时期形成的精神力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统的红色旅游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相关的推广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景区所承载的红色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旅游参观活动,让他们走进红色景区,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
        3.整合师生资源,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相关课程体系
        为更好的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高校要将红色文化纳入到教学课程中,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天津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设置红色文化电影赏析、红色历史讲解等有趣的课程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可以开设相关的专业研究,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大学生内心,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给天津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带来新的机遇,赋予新的生命。通过多种技术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理想信念。高校要做天津红色文化传播的发展者和创新者,不断探索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两者结合的最佳途径,让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伏晓姝,新媒体环境下连云港红色文化微传播策略解析[J].东中部经验,2020(03).
        [2]迟海波,红色文化资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3]曹月娟、程俊超,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传承路径[J].青年记者,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