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绩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第四小学 四川泸州646500
摘 要: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之前,就应结合相关知识实际表现以及具体要求创设课堂启学,引导学生在各项启学模式支持下全面参与到相应教学氛围当中,避免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出现实际学习能力下降和综合素养不足等问题,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课堂启学中的作用,并在新型教学手段支持下推进该科目课堂启学和教学稳步开展。
关键词:微课;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错综复杂,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这就应在开展相应教学之前在微课支持下提供合理启学,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当中,避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兴趣低下和道德素养下降等问题。同时还应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达到合理状态,借此强化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中的作用效果。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对学生进行碎片化内容教学指导的课程形式。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条件下,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应在考虑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要求以及各项知识具体表现条件下制定课堂启学模式,保证课堂启学与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之间关联性,为保障相关教学效果和微课的现实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的意义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进行课堂启学具有明显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课堂启学不仅可以改善相关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保证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科目涉及的基础知识也有一定掌握,避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和综合素养下降等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在相应教学中的参与力度,第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前期进行课堂启学,还能实现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全面提高的目标,同时保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力度,促使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要求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科目各项知识,降低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难度,使得该科目实际教学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第三,借助课堂启学还能控制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出现问题,并在新课改支持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优化调整。也就是说在课堂启学过程中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可以保证相关教学全面满足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更加合理地开展。
三、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
1、创设生动启学情境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就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微课模式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保证各项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学生可以在自身生活实践支持下全面参与到相应教学氛围当中。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的优势,为推进该科目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而且通过微课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合理课堂启学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效丰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知识体验,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参与到相应教学氛围当中,改善相关教学问题,并将微课课堂启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中的现实作用表现出来。同时还应促使学生在相关教学情境中的实践参与力度,强化相关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中的作用,从而促使相应教学稳步开展。
比如在学习《我很诚实》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启学“华盛顿砍树”这一故事,必要时还可以在课堂实际情况支持下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情境,保证生动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启学中的作用效果,引发学生对“诚实”这一美德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道德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找准相应道德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保障相应教学效果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围绕重点问题启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中存在大量理论性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和综合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这就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学生对相关知识综合掌握力度和实际学习水平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基于此,就应在微课支持下向学生提出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在学生解答各项问题条件下全面启学教学,改善小学生实际思维僵局,这对于保障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和小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效果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课堂上涉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分解,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汲取能力,促使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明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某一课时教学重点,为有效启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与生活规则相关的微视频启学相关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生活规则的约束作用是什么?”使得学生可以在深入解答相关问题时实现发散自身思维的目标,积极改善相应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中的现实作用。同时还应利用微课对学生解答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处理,避免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和解答各项问题时受到自身固有思维干扰,使得微课课堂启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3、融合资源启学教学
为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顺利开展,就应在考虑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实际表现条件下强化各项资源融合力度,并在各项合理资源支持下有效启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缓解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学生道德与法治视野,在满足道德与法治科目课堂启学要求的同时,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顺利开展的目标。而在进行各项教学资源有效融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这就应强化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以及相关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将网络中收集的视频资源与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融合到一起,并利用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课堂启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上升到一定高度。比如在学习《安全记心中》一课时,教师应通过教学网络收集与“安全事故”相关的微视频,并将收集而来的微视频与教学资源结合到一起,之后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启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安全常识”的掌握力度。同时改善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遇到的阻碍和实际学习困难,以此保障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课堂启学中的作用,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和相关科目生态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在微课支持下同步开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识,全面落实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结语
为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效果,不仅需要保证课堂启学与具体教学内容之间关联性,还应强化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中的作用效果,以此保证课堂启学力度,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启学支持下全面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当中,这对于保证小学阶段该科目教学质量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效果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应针对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展开研究,借以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启学符合实际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贞. 微课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2)
[2]李丽娜.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运用[J]. 考试周刊. 2017(39)
[3]鲁洁.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04)
[4] 曹新忠. 利用生活资源建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 求知导刊. 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