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顾丽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源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探索与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行动策略的重要保障。
学生事务管理是学校、教师通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加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中国院校的管理特色。2004 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第一阶段:2005 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第二阶段:2010 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三阶段:2014 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强调辅导员班会及日常管理工作在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个方面的作用。
为新时代培育职业人才。适应新时代要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育人”。当前,思政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是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汇于各科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将育德树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的将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以形成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方向。
改变思政教育现实窘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办好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师德建设是基础和关键。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只关注本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忽视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要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感情体验中产生共鸣。
提升教学效果,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而且办好院校思政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基础和关键。
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细抓实抓好。院校思政教师要时刻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赤诚奉献,从而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课程思政教育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突破以往政治教育单一化模式的困境,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通过课程教学中系统性联系性地渗透思政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途径,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中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将思政点、思政线、思政面的教学中来。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大专学生的对事务管理思想薄弱的特点,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
1.树立严格的教学规则,包括课堂纪律和课下规则,配套监督执行环节的必备物品;
2.设计蕴含思政元素的课堂游戏,将思政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事务管理中,用游戏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意识;
3.适当组织与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相关的社会实践,如爱国主义教育等,用现实中的应用触动学生;
4.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信息化教学中,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库,实现线上、线下专业思政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教育;
5.设计案例教学,引入国学经典故事,为思政课增加文学色彩;
6.创立交流平台,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讨论、研讨、发言、演讲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注重能力与素质培养,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有情怀的教育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当前大学生出于文化、经济、思想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对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很多不理解,高职事务管理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所以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能力,紧跟时代潮流发展。
通过有效路径结合课程思政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高职精神,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1)辅导员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充实自己,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2)辅导员在授课各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主题,在指定授课计划、授课方案、备课等环节时一定要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授课内容,丰富授课手段。
(3)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将思政、德育成绩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来考核,预设基础分数,多学习多实践多加分。
让我们借着课程思政的东风,打通思政育人机制,且行且探索,让学生在我们的领导下健康茁壮的成长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