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杰 张丹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苏州 215600)
摘要:现阶段,社会的压力非常大,让高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近些年来,高校扩招,让每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增加了社会的负担。所以,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属于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三全育人理念,高校需要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借助不同的方式,完善相关就业服务管理制度,让大学毕业生明确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达到安置更多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本文通过将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服务的路径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进而对有关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一定的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就业服务;路径
引言: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当中,大部分人均会感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由于中国人口数量比较多,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让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变得越来越显著,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对于高校来说,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文化知识,还需要使其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扶持其就业,通过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结合三全育人思想,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编制出合理的高校就业指导方案,帮助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难题。
一、加快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速度,构建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管理平台
处于网络信息环境当中,使得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和运用,将其运用到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过程中,能够满足毕业生在信息资源方面的获取需要。并且,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并且构建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管理平台。高校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借助网络博客的形式,宣传与推广相关就业方面的知识,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活动,与此同时,建立可供大学生进行学习的网络就业服务管理平台。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推动之下,让网络信息化技术发挥出很大的作用。高校借助此项措施,能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体现出针对高校学生制定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的功效。除此之外,高校应该设置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及时与大学毕业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为其推送最新的就业动态信息,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帮助[1]。由此可见,经过前文的论述与分析之后,从中可以获悉,加快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速度,构建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管理平台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设置独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
在高校当中,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要求高校设置独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有助于后续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且,在此过程当中,建立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出其职能与责任。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外聘一些职业发展规划师,采用定期的形式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与此同时,紧密联系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可以采用一对一形式的就业指导模式,让大学生享受到更加专业的就业服务。除此之外,需要组织大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学术探讨,校外实习等活动,进而从中可以训练个人的就业能力,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2]。
三、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增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现代社会对职场人的要求不断变高,专业知识的储备量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合理利用在校的时间,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素养,训练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避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高校当中的不同活动当中,并且积极争当学生会的干部,以此锻炼个人的能力,为以后更快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当中,还会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为此,从高校的角度而言,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服务的过程当中,不仅应该包括各种类型的就业学习知识与相关讲座活动,而且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动态发展情况,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实力,为其以后的深入学习作出良好的铺垫,真正达到增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显而易见,通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以后,从中不难看出,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增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可谓十分关键,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来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群体。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地基地,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了缓解近些年来逐渐变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该根据三全育人理念,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实施科学的就业指导,借助合理的方式,增强就业服务的质量,真正完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郑弘扬,李媛媛,孙宏宇."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9,198(175):178-180.
[2]乔玉霜,王宏明,孙红云."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8(024):1100-1101.
第一作者:高伟杰,1985-06.汉族 籍贯:山东潍坊昌乐 学历:研究生 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就创业指导,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第二作者:张丹,单位:齐鲁理工学院,1984.11女 汉族籍贯: 山东济宁微山 学历: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