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婕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453007
一、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时期,但仍面对各项重要挑战,改革胜利的果实全体共享,而物质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更引起人们关注。对此,本文重点关注了以农村家庭教育投入作为目标,涉及国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家庭教育投入存在城乡差异,教育目标模糊,农村教育制度存在弊端等问题,提出政府要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注重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鼓励父母接受职业教育等方式,加大对子女教育的认知,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教育投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义务教育
二、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教育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热点话题,教育不仅带来个人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带动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发展教育。教育同时也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这一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趋势愈演愈烈,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也亟需加强。于是,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国务院于2001年5月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系列重要文件,不断深化了农村教育改革,并逐步确立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但这些决定仍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和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问题。为提高不同阶段农村教育参与度和农村教育的覆盖率,我国提出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培训等方式。
免费义务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通过义务教育的巩固,有利于高中学业的完成,以及更高教育成就的获得,能显著的提高农村个体的认知能力。进而增强青少年学习和思维能力。同时义务教育增加农村个体教育机会获得的概率,提高农村子女的入学率,义务教育的巩固,推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延展,进行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的积累,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的升级。
农民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农民依据自身学力和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职业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进行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收益,获得较高职业教育回报,使农村人力资本焕发新动能。我国青少年人力资本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公共教育和家庭教育投入都有利于青少年人力资本的积累。而相对于公共教育,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更大。在城乡公共教育差距逐渐缩小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引导农村家庭提高对子女的教育。城乡家庭在人均教育支出存在差距,可能与城乡收入差距客观因素有关,也与城乡居民对教育重要性的主观认知差距相关。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引导农村家庭提高教育投资,促进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三、农村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
1.城乡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天然因素的限制,农村青少年无法接受和城市受教育人口同样数量和质量的教育。当前很多城市仍然采取学区制度,住房在学校区域内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该校就读。农村家庭的住房条件有限,这种情况下农村家庭子女很难进入到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接受教育。只有极少数农村子女的分数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能够负担高中课程额外补课费用家庭少之又少。教育资源不足是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存在的问题。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致使农村基础教育长期薄弱,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农村家庭子女得不到优质教育,往往会选择辍学或中职教育,长期以往使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处于基础阶段,无法提高。
2.教育目标模糊。我国教育投资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教育投入的不均降低了整个国民素质。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子女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 很多家长因自身受教育水平有限,无法为子女以后的学习方向提供一个合理建议只能尽可能地通过提高分数减少教育目标模糊所带来的劣势,无法为孩子进行清晰的职业规划,不能针对性的合理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
3.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不合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县为基础教育的责权主体,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一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有些地方县级财政紧张,难以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实施。许多乡镇受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源减少、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乡镇企业经营不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更谈不上对教育的支持。教育上得不到支持,生活上得不到保障,有知识有水平的青年人就不愿选择农村地区支持当地的教育,教育不出优秀的学生,该地人力资本得不到有效的积累,造成当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
4.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一方面,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级人才,但受限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拉力不足,城市人力资源不愿向农村流动;另一方面,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闲置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尽管这些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但是总体仍发展缓慢,农村过多的人力资源并不符合市场要求,这便限制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四、对策及建议
1.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政府应积极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以减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物资相对匮乏的农村家庭的生活压力,增加对其子女教育的投入。应注重对农村地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如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实施免杂费、免书本费适当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同时高等教育应设立更多针对农村学生的普惠性项目。加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的反哺力度,建立“一一对应”互联互动的发展机制,使更多的农村子女接受更多优质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2.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建设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将我国丰富多样的教育科研成果和产教融合经验内容给农村落后地区,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可以由政府主导并建立贫困人口教育培训就业增收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农户家庭人力资源水平,使农村劳动力经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后能实现就业,在农户家庭增收的同时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结构。加强高层次教育的改革发展同农村基层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和互动,不仅个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和高层次人才走进农村基层,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3.政府应重视父母对子女教育意义。应加大宣传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引导的正确方式并帮助社区家庭树立对子女未来教育正确或适当的期待,以避免出现极端的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思想。在思想上对教育重要性及家庭中子女教育平等性的正确认知,并响应十九大报告的号召以加大普及高中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
4.政府应适当鼓励受教育程度低的中青年父母去接受职业教育,以改善或解决农村子女的教育、健康、认知能力及非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知识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指导农户家庭成员接受相关的教育活动,解决农户家庭发展的日常卫生保健、防灾减灾、种植养殖等紧迫目重要的知识与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具体的就业或开展经济发展活动指导服务,提高教育与生产劳动效益,促进家庭经济发展。
五、参考文献
[1]GRENET J. Is extending compulsory schooling alone enough to raise earnings evidence from French and British compulsory schooling laws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115(1): 176 -210.
[2]FAN W, HE X.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heterogeneity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achievement to the same instrumental variable[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17, 24(18) :1 -5.
[3]PsacharopoulosG,PatrinosHA.ReturnstoInvestmentinEducation:aFurtherUpdate[J].EducationEconomics,2004,12(2):111-134.
[4]Psacharopoulos G. Return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 [J]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20(4) :185- 195.
[5] Yang D. Education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Household Income Growth During Rural Reforms in China[D]. 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mics,2001,74(1) :137-162.
[6] Zhang J, Zhao Y, Park A,et al. 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 1988 to 2001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5,33 (4) :730-752.
[7]方超.义务教育改革、教育收益率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基于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政策效果评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159-170.
[8]方超,罗英姿.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兼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现实意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3):74-85+157.
[9]李丽莉,俞剑,张忠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01):36-50.
[10]贾婧,柯睿.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20(01):19-30.
[11]王星飞.农民职业教育投入与农村人力资本产出分析——基于江苏省2012—2018年官方公布的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03):118-121.
[12]钱雪亚,缪仁余,胡博文.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教育生产函数模型[J].中国人口科学,2014(02):74-83+127.
[13]钱争鸣,易莹莹.中国教育收益率统计估计与分析[J].统计研究,2009(7):43-48.
[14]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12):59-70.
[15]刘生龙,周绍杰,胡鞍钢.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J].经济研究,2016,51(2):1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