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信息意识培养,提升农村高中生主动探究语文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刘桂红
[导读] 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

        刘桂红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七中学
        摘要: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的关键学科。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实现此目标,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成为其需要思考的一大难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选取“重视信息意识培养,提升农村高中生主动探究语文兴趣的方法”为题,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农村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信息意识;培养策略;高中语文;兴趣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属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问题高度的重视,并且注重对以往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有效反思,同时结合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有效创新,以此给学生打造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一、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围绕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状况展开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了解到: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模式,即;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自己的安排,被动地接受自己灌输的知识点。在这种的课堂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空间,师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成为了被动学习主体,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在这种状况下,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异常艰难。鉴于此,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借助可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语文知识点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二、提升农村高中生主动探究语文兴趣的意义
        (一)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与讨论环节,并且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如此就使得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僵硬,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为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强调: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可靠的措施,提升学生主动探究语文学科知识点的兴趣,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等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具体表现。


         三、提升农村高中生主动探究语文兴趣的策略
        (一)多媒体授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打造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不再感受到语文知识点的枯燥性,而是开始积极、主动的学习。而当学生意识到了学习的趣味性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将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此就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组织开展《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教学活动中,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康桥”多彩的画面,让学生被视频画面所吸引。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这首诗歌的朗读音频,配合剑桥大学美丽的校园景观。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诗人徐志摩和剑桥大学相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学会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故事。
        (二)合作性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合作性学习指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与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具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交流与讨论环节,确保课堂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做准备。例如,在组织开展《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鲁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知识点,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以此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感悟作者融入在文本中的情感,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和鲁迅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所处的地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增强。
        (三)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自主性学习思维和信息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在组织开展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自主探究学习环节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组织开展《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课文之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伐城。’那么,烛之武退秦师属于哪一种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展开思考,并且尝试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在此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孙子兵法的相关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围绕孙子兵法与烛之武退秦师策略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借助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问题高度的重视,并且借助多媒体教学、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策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京波,李岩锋.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降低的原因及改正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37.
[2]蔡玉华.论新课标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J].知识经济,2013(17):144.
[3]郭凤辉.在教学中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5(18):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