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刚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必须对之前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作出改变,充分发挥出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引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性的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融于合作探究学习中。另外,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融于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兴趣,帮战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能力;主动性;合作情景;探究性;
引言:合作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只有当学习方法进行改变时,课堂的教学才能体现出本质的转变。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帮战学生发挥其主体的作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更具‘合作性’‘主动性’‘自觉性’等特点,这一系列内容都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一、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1)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合作探究,即是合作交流、质疑解惑的过程,也是合作学习、建构新知的过程。初中物理是一门探究性与研究性的学科,物理是初中课程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课程上的难点部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进而在最大化限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那么在当前,如何让学生学会去交流、合作、建立和谐学习的氛围,老师便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按照自身的能力与特长,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意意识。
(2)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诸多的学生在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他们所讨论的内容没有价值性,并且所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以及探索性,这无疑就使得学生讨论的内容过于单一。另外,因为老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3)解决合作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老师应在课堂开始之前,分配好学生的小组,让他们能够达到以长补短的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占据主体地位,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一来,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合作交流。
最后,在课前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保障他们能够在合作交流中,能够对合作的内容进行设计,这样一来便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以及帮助合作探究教学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启发学生主动的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应发挥出积极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初中课堂教学模式还是由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在的位置比较被动,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
另外,物理算是初中比较吃力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习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兴趣对学习物理至关重要,兴趣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物理提不起兴趣,那么花费再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开展教学的关键。老师要在学生合作探究中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这便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并通过讲述、提问、对话、投影、板书等方式,将学习任务完整准确地呈现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关于许多物理知识而言,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主动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力的相关章节时,由于力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可以提问道‘假如我们在生活中失去了力,我们还可以做什么,通过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因为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仅用肉眼是观察不到,这时就要借用外力来解释,老师就需要借助到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测量以证明力的存在,另外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力学变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力和了解力,拉近学生与力学知识的距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力学。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初中物理课堂不再单调、乏味,学生更愿意去探索物理知识,进一步实现师生互动、合作教学。
三、构建合作平台
合作探究式教育教学模式有一个常见的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科是培养学生技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小组内部的每一位学生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之下,共同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小组内的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彼此取长补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然后小组内成员展开讨论,大胆思考和质疑。小组的形式应当是灵活的,可以是同桌两人为小组,也可以是前后同伴为小组,也可以是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的形式。
初中阶段的物理老师在合作探究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构建合适的小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自由的讨论,合作,竞争,并把老师指导和学生探究有效结合在一起,把知识传授跟问题的解决有效结合在一起,把单一的问题思考和求异思维结合在一起。如此,就可以让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层面,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地的角度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学生全面理解物理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面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结语: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在上述三板块教学中,提到最多的是合作性、主动性、兴趣性等,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引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合作探究’的思路,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及实践方法的革命与重构,是广大一线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式的自觉行为。只要我们明确方向,凝聚共识,积极进取,不断坚持,就一定能够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秦善德.初中物理教学思路的创新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1):199-200.
[2]聂永丽.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老师教育),2021(01):26.
[3]张雷鸣.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67-68.、
[4]陈霞.基于合作探究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