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熊燃
[导读] 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与人才培育要求的改变

        熊燃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与人才培育要求的改变,以考试成绩衡量学习效果的思想,已经与时代发展难以协调,教师更侧重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成长为信念坚定、主动探究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多元化人才。为了使物理课堂更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更好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并在不断探究中发挥自主学习意识,使学习实效性快速增强的同时,在教师帮助下保证核心素养更好养成。
        关键词:学习理念;初中教育;逻辑思维意识;物理课堂
引言
        物理学科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与逻辑性,使其成为自然科学中当之无愧的精密化内容,并且对学生逻辑思维意识、科学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意识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通过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育出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汲取中,进行对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中,快速通过学习自觉性的激发完成学习任务,也在强化学习效果的同时,助力物理教育实效性的不断上升。
1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1.1民族性
        新时代的来临与社会文明的加速,使人才需求标准也随之改变。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往往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一定被动性,并且以考试内容为主的教育重点,也使学生在僵化的思维意识中,无法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而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始终注重自身民族性的体现,要求教师将优秀文化与学科特点相融合,使学生既能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又能激发爱国情怀的过程中,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活动,并根据时代发展自觉规划成长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成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栋梁人才。教师应有意识的体现物理知识的先进性,要求学生在挖掘其内涵的同时,可以在深入思考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既锻炼独立学习能力,又可以在明确的学习方向中,达到主动肩负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目的。
1.2科学性
        核心素养的教育重点,在于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特点与个性发展的同时,可以始终在立德树人观点的帮助下设计授课计划,将授课目标放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中,并根据其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使更加科学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与陈旧的教育思想有很大差别,教师不再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与自身授课经验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不断优化授课思想,并结合时代发展规律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使充满科学性的教学工作,更好指引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保证自主学习意识的不断上升,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不再跟随教师的教育节奏学习知识,而是通过认知规律的了解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把握学习重点,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目的的过程中,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
2物理课堂增强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
2.1营造积极学习环境
   良好的心态既能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对知识进行探索,也能在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掌握学习节奏,使有效的学习活动快速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以保证授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了使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对其学习环境进行精心设计,不再以灌输知识的方法,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参与学习活动,而是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学好物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增加实验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动手操作与相互探讨中,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而在集思广益中提升学习成效,使和谐的学习环境更好提升学生认知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讲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活动的参与,探究弹簧长度和拉力间的联系,从而了解弹性与塑性概念的同时,将学到的物理知识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发放粗导线、弹簧、刻度尺、皮筋、木板等物品,要求学生按照实验重点自行设计物理计划,由教师审核后开展实验活动,记录下实验器材经过学生拉伸后,是否变形和是否失去弹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在这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的物理课堂,改变了以教师为授课中心的枯燥感,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学习印象,也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学习自信心,使民主、活跃的物理课堂,既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又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达到强化其核心素养目的,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2.2优化教学手段
   照本宣科传授知识的物理课堂,虽然可以将授课重点,以最直观的方式告知给学生,但缺少探究过程的学习活动,却很难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仅影响授课效果,也无法体现学科自身的探究性与趣味性,阻碍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应与班级学生进行认真交流,对其学习困惑与学习积极性进行了解,在设计教育计划时可以有方向性的优化授课思想,使不同的教学手段能够根据授课重点进行转换,使学生学习质量得以保证。
        例如,教师开展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育工作时,本节课需要学生明确比热容作为物质特性,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并掌握热量积算公式的同时,能够对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物质比热容实验视频,要求学生通过煤油、热得快、石棉台、烧杯、温度计以及沙子等不同物品作用的了解,能够跟随视频的演示,对物质的比热容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视频的观看,不仅可以更加直观了解实验过程,避免无法实现的实验条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这样既能避免教师按照课本内容口头叙述实验过程的枯燥感,也能使难以实现的物理实验活动,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从而使有趣的教育形式既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又能通过实验过程的观察加深学习印象,让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下,保证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成长为乐于探究以及积极思考的优秀学生。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本身思维活跃,再加上青春期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究积极性与鲜明个性,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落实,既能帮助教师按照当前学生的心理需要与个性发展,使整体的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也能通过对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中,使学习效果、动手能力以及探究积极性得到强化。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选择更加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方向,既能保证授课实效性的不断上升,也能取得理想的课堂教育效果,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显亮.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21):42-43.
[2]陆燕娜.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家长(中、下旬刊),2018,(12):66.
[3]史臻沼.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3):712.
[4]谢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6-17.


作者简介:熊燃(1987年10月—),男,汉族,贵州省贵阳人,贵州省师范大学学士,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物理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还课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